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治疗 > ESD护理课件改进案例
ESD护理课件改进案例
近期,资源梳理,发现之前改进的一个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课件,出现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因此特意拿出来和医学领域的朋友切磋交流一下。下面是原课件缩略截图——
通过整体概览,不难发现,上面课件其实违背了PPT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视觉化”原则,没有分清楚PPT和WORD的区别,实质作者仅对文字做了一个从WORD到PPT的简单搬运。
如何增强演示效果呢?下面从第一个封皮画面开始,逐一分析一下:
这个封面整体看上去也挺简洁、清爽,问题不是很大,小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蓝色背景与黑色字体均属重颜色,有种压抑感觉;二是画面缺乏个性,学术主题未能很好彰显。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属于微观手术操作,放一手术室大照片感觉也不能很好展现“内镜剥离术”的特点,于是,还是想从“意境”角度出发,“黏膜剥离术”→外科+手术+眼睛,百度图片搜索,几经调整,在关键词“医生+眼睛”中找到了一满意素材——
左上第一张,与主题契合感觉较好,图片中左侧另有空白,可以适当放置标题,经过字体和颜色调整,最后封面效果如下(放一手术实景小图是为更好与报告主题吻合):
再看第二画面,是一个概括性目录:
这一目录呈现,在很多学术PPT中经常会看到,以让大家对汇报内容事先有一整体了解。但是,我的个人理解,其实这种汇报前的目录展示有种“自欺欺人”的感觉,你想让下面听众一开始就记住你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大家能记住吗?(一开始就有一种知识传递的压力,当让,如果是课堂教学,另当别论)尤其对于有精彩内容的报告,倒不如省去这个目录,一层层“拨开”,留置一定悬念反而更好。于是,对于学术交流而言,最好的做法是——PASS掉!
看第三张,进入具体内容,是对ESD,这个学术概念的介绍,分析了其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这个画面,让人有种“突兀”的感觉,一下子给了一满屏的文字,压力有没有?子标题的过渡页面其实就像PPT的封皮和致谢页面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非PPT中只有一个主题内容),当内容多的时候,对于及时吸引和收拢听众注意力,有很好的作用。
加过子标题过度页面之后,根据作者文字思路,就是对“预见性护理”和“ESD”手术的优缺点描述。这里面,需要做的工作有两个,+,目的是为更好服务PPT的演示特点——重点内容在有限时间内配合语言表述,快速展示!
下面截图中的删除线是个人认为都没有必要呈现的文字(仅红色为需要保留的关键词):
为什么要删这么多呢?我感觉还是PPT应用的理念和角度问题,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很多人总是习惯忘记PPT应用中“口头语言”的作用(说的分量其实要占整个演示效果的70%甚至以上),同时又把下面听众想得很“笨”,总想把很多文字都放上去,以让听众更“舒适”、“直观”地去理解,殊不知,大量的文字反而造成了“视觉“分散和跨距离阅读困难。所以,在PPT的填字过程中,需要时刻“换位思考”,把从Word中扒来的文字,咬住牙,不断删!过渡性语言,删!修饰语,删!重复性语句(如上面绿色部分),删!标点符号,删!把你认为最最核心的关键词留下来就行了,然后就是视觉化排版,根据逻辑关系,以图形化展示。另,细分析后不难发现,上面文字画面中,其实包含了三层核心意思,即预见性护理概念、ESD手术阐述,预见性护理在ESD中的中重要性,所以文字显得有些过多,根据“每个PPT页面应追求一个核心意思表达”的理念,应分开页面设计,最后,处理后的效果如下——
在ESD手术表述中,最后一句话,“手术前后全面、细致的病情评估与护理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感觉应是作者强调的重点,由于再三,决定还是新增一个画面(在PPT制作的过程中不要吝啬页面数量,多的话按键快点就行了,我们目的始终是围绕内容的辅助表达)——
再看,预见性护理的流程,原设计图如下——
上面画面视觉化是有,但是蓝色箭头与蓝色顶端背景没有很好分开,还有,中间个别流程文字较多,方形框有些拥挤,且作者涂了红色强调,又与蓝色重色系发生了冲突,经综合考虑,给出的改进效果如下——
继续往下看,下图是针对ESD手术常见风险的描述——
问题仍旧出在,阅读成份太重,没有很好断行(如纵膈气肿,一个关键词语竟然分了两行)。出血和穿孔,这两个关键词与描述文字应有所区分,下面是调整后的效果——
下面进入了重点内容的阐述,作者围绕“ESD预见性护理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点”,分五个方面分页面进行了阐述——
同样的问题是阅读成份较重,没有对关键词进行很好删减和提炼。还有一个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了二级标题的展示,为了使页面更加有层次感,参考了网站栏目的设计风格,改进如下——
因篇幅所限,后面四个内容与实施要点页面的分析不再一一呈现,整体改进效果如下(有些文字内容因专业所限,实在不好删,多增加了页面)——
下面,来看第四大部分:预见性护理成果——
最能展示成效的页面,用一堆文字,显得很普通,也缺乏严谨感!且右侧空白(也可能是作者想插入图片给遗忘了),但是现场演示的时候,如果是这样,在专家评委眼中的印象,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改进效果后如下:
最后,来看"总结和展望"部分——
中间修改环节,我起初给出的设计效果图是这样的——
然而浏览数遍,感觉还是不慎满意,仍有大量阅读痕迹,上面这些话其实是可以口头表达的,有没有更好的配合演讲来展示呢?
不知道这样的收尾画面合不合适?个人的感觉作者是在强调今后护理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增强,从而使治疗达到更好效果(其实整个医学领域,何尝不是这样呢?)。理念性的东西传递,感觉画面还是越简洁越好,太满、太实,总是感觉太压抑,不如退一步,留白,在自己最感触的话,引导听众去思考,或许是一种最满意的沟通传递。
最后的致谢画面,也缺乏个性之风,做如下调整——
一点总结
演示型PPT(即个人演讲+PPT展示)一直以来是PPT制作中最难的,原因就在于其灵活性,与使用人的专业水平成“反变”关系,水平越高反而PPT却不需要很大的润色和调整,因为决定最终演讲和汇报效果的,永远是你的理解和演讲实力!但现实是,我们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是从一般到高级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在这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外在和内在似乎永远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有时,我们需要用“外在”来弥补内在的不足与自信......真心期待,包括与我在内的医学朋友,在PPT的使用中,都能走出一条“简约而不简单”的道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