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治疗 > 看便识病上大号之后,记得常回头看
看便识病上大号之后,记得常回头看
你们上完大号后,
会不会恋恋不舍的看一眼?
小编想大声告诉你,
你做的很对!
这可不是变态哦!
其实便便是健康的晴雨表,
大便的形状、颜色、味道,
都是可以反应身体的健康状况的哟!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一下大便中蕴含的那些健康信息,
并为你奉上防便秘妙招!
便便的形状
健康的大便:多呈条状软便,在便池内不沾粘,能浮在水面,水冲即净。
它可以是这样的:
表面光滑的香肠状,粗细均匀,
这种便便是身体健康的象征。
也可以是这样的:
光滑柔软的蛇状,
这是最健康的便便,里面纤维较多。
硬邦邦型:俗称“羊粪球”,小颗、偏硬。患有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或便秘的人,大便堆积在肠道中,水分被吸收,导致大便变硬。喝水少也可能导致大便发硬。这类人在有便意时不要憋着,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蔬菜,促进肠道蠕动。
黏稠型:像泥巴一样,接近腹泻。这可能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所致。如伴有腹部不适,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要调理饮食,放松心态。如伴有便常规异常,多见于慢性肠道炎症,要及时就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带鲜红色,则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发于中老年人。
水液型:常伴随突发便意,气味或恶臭、或无味,原因多是压力大、暴饮暴食、食物中毒等,要注意保暖,多吃易吸收的食物,如粥、面、蔬菜等,避免高脂肪或高蛋白饮食。大便不成形持续一周以上,可能预示器质性病变。
软硬掺杂型:块状和液状便交替出现,无特定颜色,多由“肠易激综合征”引起,多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机体疲惫状态,令大便形态不稳定,应消除压力、放松身心、均衡饮食,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
细长型:较细的条索状,甚至细如面条,好发于为减肥节食、腹肌无力的女性,也可由肛门狭窄或直肠肿瘤挤压所致。建议多吃海带、木耳、香菇、豆腐等易吸收水分的食物及酸奶等发酵食品,促进肠道活性。40岁以上的人若长期如此,应尽早就医,排除肿瘤可能。
便便的颜色
正常的大便颜色
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摄入奶制品,大便多为淡黄色大;吃肉较多,大便为棕黄色。
黑色或者黑褐色排黑便是一种警讯,但也不必过于慌张,很可能是食用过量的肉类、猪血等食物,注意健康饮食即可恢复。此外,肠胃道出血时也会排出这个颜色的大便,要注意是否患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排黑便如果不是食物的问题,最好尽快就医,仔细查明病因。
绿色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可能会让便便呈绿色。但要是饮食均衡,大便却呈绿色、带有酸臭味,且呈糊状或者水样,则可能是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
红色大便带血,最大可能是由于痔疮或肛裂引起。但如果大便中混合血液,且有沟槽,应检查是否患结肠癌等病。血便是痔疮的标志,也暗示可能有更严重的病,应引起重视。
灰白色如果便便呈现出灰白色,很有可能是胆道出口阻塞了,导致消化道内缺少胆汁,大便就会呈灰白陶土样。这时就要注意检查肝脏是否正常,或者是否罹患胆道结石、肿疡等胆道疾病。
便便的气味
健康的大便带有微臭。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爱吃肉的人气味会重一些,素食者味轻。
如果臭得难以忍受,或是带有异味,可能有健康问题。刺鼻酸味,可能是肠内异常发酵引起的;烧焦味,可能是消化不良;腥味,则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此外,便秘患者由于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异常发酵,腐败后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也容易散发恶臭。
便便的数量
正常的一条便约克。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条状,每条长度约10-15厘米,重量约克,每次排2-3条。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种类等发生改变,如膳食纤维摄入较多,排便量会增加。
便便的感觉
5分钟内排出,无残留便意。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没有残留便意,就是正常“畅便”。
便便的次数和习惯
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最佳。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医学上认为:排便次数3天少于1次就算便秘,1天大于3次以上,则有腹泻疑虑。一旦出现上述异常,需特别留意。
健康排便的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应做到一日三餐荤素合理搭配,尽量不暴饮暴食。此外,还应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有便意就及时上厕所,不要一直憋着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不少上班族经常是即使有便意却要忍住,长久如此就容易导致习惯性便秘。
大便时要专心,尽量少玩手机
现在年轻人大多喜欢在上厕所时聊天、玩游戏、看新闻,其实这样分散注意力,时间一长也容易诱发便秘。
顺畅排便,姿势很重要
采用蹲便时,肛门周围肌肉放松、腹压增大,排便更顺畅。而采用坐便时,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状态为宜,如身高不够,可在脚下垫个矮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