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治疗 > 你为什会上火

你为什会上火



导语:“上火”是中医专用名词,如果你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那么,为什么会上火呢?

  小周这几天很烦躁。前些天,他和朋友们你请我我请你地连吃了几晚上的烧烤,吃的时候很爽很舒服,然而,这几天来,他感觉自己口干舌燥、牙痛,鼻子里面起结,去医院检查,医生一句话给定了性,“上火了,实火,回去喝点菊花茶泻泻火就行。”

  上火?还实火?这是怎么一回事?年轻的小周有些不明白。那么,“上火”究竟是怎么回事,人有哪些“火”,又该怎么去灭火呢?

  上火能诱发若干病

  “每个季节都有上火的,有人觉得上火是小事,不愿去就医,还有的以为喝点凉茶自然就好了。”医院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郑世良提醒,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旦出现上火,切莫粗心大意,因为上火可能导致基础病加重或者其他意外。此外,上火要分清“虚实”,不管是什么“火”,都用凉茶来“灭”,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无益,反而对健康有害。

  郑世良说,简单地理解,中医上的上火就是西医通常所说的炎症,属一过性炎症,持续时间往往不长。中医祛火,类似于西医的消炎。在这一点上,中医比较抽象,西医比较形象。比如:嗓子红肿热痛,中医解释就是肺火,那么西医就说是上呼吸道炎症、咽喉炎等。上火了牙疼,西医往往会诊断为牙龈炎等等具体病症。

  上火的危害不可小觑。慢阻肺等不少疾病患者如果上火无疑会明显加重其症状,甚至发生危险。不少上火患者存在烦躁、睡不好、咽喉肿痛的症状,这些都是一些其他疾病发作的诱因,如高血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高血压本来就是阳亢,而不管是实火还是虚火,都是阳亢的表现,所以,对于患心血管基础病的人来说,上火可能诱发疾病发作,切不可疏忽大意。

  “前几天有位退休老师来看病,主诉上火、睡眠差、咽喉不舒服,此外血压也不稳定。”郑世良了解到,原来这位老人的孙子来暂住,孩子很调皮,为了照顾好孩子,老人费了不少心思,有时候未免有点心烦,再加上天热和劳累,引起睡眠不好、口舌生疮。他指出,这位老人本来就有高血压,近来由于肝肾阴虚引起上火,而上火引起的睡眠差、咽喉发炎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所以虽然老人像平时一样按时服药降血压,但血压状况却出现明显波动。通过中医“滋阴降火”的调理,现在老人已经恢复了正常。

  你为什么会上火

  潍坊医学院中医学教授李建华认为,“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每个季节都会发生,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且与饮食和个人体质有关。像小周这样就是由于饮食不节加之天气湿热造成的上火。

  “上火”是中医专用名词,民间人士对此颇有体悟,而西医则对上火缺乏相应的病名及处理。如果你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那么“火”是如何产生的呢?原因多样。

  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

  二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由于体质原因,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三是心理压力原因。操心事多、工作压力大、焦虑等,会导致失眠、口腔溃疡、心烦、情绪不宁,引起上火。

  四是肝肾失调。身上阵阵烘热,易疲劳,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动怒,女性易出现尿频、尿路感染等。

  五是代谢失常。吃得太好,营养过剩,辣的、油炸的、大鱼大肉一锅端,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导致大便不通,口臭,脸发痤疮,口角溃破。

  六是休息不好。日夜颠倒、疲劳过度及受病毒感染也是“虚火”的主要来源。这类人好发感冒,咽喉疼痛,易疲劳,入睡后脖子会发虚汗。

  火也分好多种

  民间理解,无论是长了口疮或者牙龈红肿、出血,咽喉肿痛,身体燥热,便秘尿黄……这些都是“上火”症状。但中医把上火区分为实火、虚火,所以吃药之前还需要分清上火的性质。

  实火。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数。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种证型。阴虚火旺多表现为全身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常用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气虚火旺者相对少见,常见症状有全身低热、年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建议就医后使用汤药调理,常用中成药主要是补中益气丸等。分析上火虚实,有针对地用药非常重要。

  另外,还可以分为心火、肺火等等。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肝火: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有些去火的食品可以尝试,但也需对症。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

  降火不可乱吃药

  “上火了,吃点药吧!”人们往往这样认为,其实,并不是所有降火药都可以随便吃。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还要看病人是肝火旺还是肺火旺或者别的类型,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常见上火症状有“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种,因此,降火选药也当对症。

  “受不了”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吃不进”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色黄。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另外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此时,可对症选服知柏地黄丸等药。

  另外,吃水果也要注意,有的水果属于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芒果等。食品中的葱、姜、蒜、酒、辣椒、胡椒、花椒、熏烤煎炸食品,四川的麻辣烫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中医妙法降火

  清“火”中药

  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以灭火。常用滋阴中药:天冬、麦冬、玄参等。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柏等。常用的解毒消肿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生活防“火”

  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也可以用于灭火。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抽烟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去“火”妙法

  喉干嗓哑时: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时: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口长水泡时: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鼻塞难通时: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吃对食物可败火

  清热解毒类:如菊花、黄瓜、板蓝根、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荸荠、菱角、马齿苋、金针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苦寒制火类:如苦瓜、苦菜、厥菜、丝瓜、田螺、茄子、田鸡等,可以寒凉之性化热降火,多用于实火症。

  利湿泻火类: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麦、苋菜、甜瓜、赤小豆、黑鱼、鸭肉、鲤鱼、鲫鱼、泥鳅、莴笋、绿豆芽、鸡内金等,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攻下实火类:如大黄、知母、黄连、黄芩、香蕉、芹菜、马铃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萝卜等,适用于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腹胀纳差等症候。

  凉血敛血类:如莲藕、梨、荸荠、生地、木耳、黄鳝、糯米、藕粉、荠菜、玉米须、芒果、鳗鱼、竹叶、白茅根、马齿苋等,可用于鼻衄、便血、尿血、牙龈出血等血热妄行的情况。

甘温除热类:如党参、白术、白菜、栗子、大枣、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窝、蜂王浆、高粱、茴香、刀豆、芥菜、樱桃、石榴、乌梅等,适用于气虚火旺的病况。

  滋阴降火类:如甲鱼、海带、紫菜、海参、菠菜、猪血、猪肝、红糖、乌鸡、南瓜、蛤蜊、银耳等,多用于阴虚火旺、五心烦热、潮红盗汗、夜不能寐等症。

  补脏熄火类:如黑豆、山药、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鸽蛋、鹌鹑、雀肉、鳝鱼、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适用于因脏腑虚弱、阳气不举所致的各种虚火症候。

 本文为《潍坊保健》报刊载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白癜风好治么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zl/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