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治疗 > 病例分享运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
病例分享运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
近日,医院钟志雄院长和心内科李存仁主任及其团队,成功应用Castor?分支型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这也是该院首次开展Castor?分支型支架腔内修复手术,获得了良好的即时临床治疗效果,整个手术过程展现了该团队精湛、严谨的临床技术。
患者男性,52岁,主动脉弓为II型弓。术前经CTA检查诊断为外伤引发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用Endosize软件评估显示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LCCA-LSA距离为15mm,精确测量LSA展开最充分时的钟向角和足背角分别为左前斜55°和头高5°(图1)。
图1术前弓部三维重建评估
手术方案:
术者对该病例进行充分评估后,决定选用Castor?分支型支架进行治疗,理由如下:
夹层累及至LSA附近,如果使用一般直管型支架,近端健康锚定区不足,无法有效覆盖病变,远期效果难以估测。为达到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避免风险,只能选择覆盖LSA,或通过“烟囱”、“开窗”等技术重建LSA。而Castor?分支型支架定位于Zone2区,可以向近端拓展锚定区的同时,一体化分支重建LSA,避免I型内漏的风险,该病例的健康锚定区通过分支型支架向前拓展至27mm。
Castor?分支型支架采用软鞘跨弓,具有优异的跨弓性,能适用于不同形态的弓型。
Castor?分支型支架近端采用三重小波段结构,紧贴血管壁,确保密封性,防止I型内漏的发生。
Castor?分支型支架的分支后移长度有5~30mm多种选择,适应不同的血管解剖情况,此病例选用分支后移15mm的规格,可在重建LSA的同时,不影响LCCA血流。
图2使用Castor?分支型支架将健康锚定区向前拓展至27mm
手术过程:
术前测量得出,弓部近端锚定区直径为31.2mm,LSA远端15mm处直径为8.9mm,因此选择近端直径为32mm,锥度6mm,分支直径10mm,分支支架后移长度15mm的Castor?分支型支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建立分支导丝通道后,导入Castor?输送系统精准定位(动画1)并释放。
动画1术前造影
术后造影:
术后造影(动画2)显示,Castor?分支型支架定位精准,无移位;支架近端三重小波段密封性能良好,无内漏;LSA及LCCA血流通畅,夹层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手术圆满成功。
动画2术后造影
Castor?分支型支架是全球首款通过微创伤治疗能同时实现腔内修复主动脉和弓部分支动脉的覆膜支架。其独有的“分支一体化”结构能够适应各种弓部解剖,主体和分支支架缝合为一体,并一次导入和释放,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体式分支支架的导入和定位难题,并具有内漏率低、侧支通畅性好等优势,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
Castor?分支型支架的上市,使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朝着主动脉弓部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也是从事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临床医生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的治疗领域。
专家简介
钟志雄
院长、党委书记、心血管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学士。
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一直在我院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内科和心脏介入,我院首位心血管内科主任及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的创始、领头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心血管病的诊治和急危重心血管病的抢救;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支架治疗;心脏起搏治疗;大动脉的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等。获梅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副主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心脏介入协会常务理事,梅州市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梅州市医师协会副会长。
擅长心血管病的诊治,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大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心脏介入治疗,包括冠心病支架治疗,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跳过慢,三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脏除颤起搏预防、治疗心脏猝死。血管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的腔内成形术。
李存仁
心血管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梅州市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
年7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先后在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临床及在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进修心脏介入。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主持完成多项梅州市科研课题,多次获梅州市科技进步奖。心血管内科疾病、危重症的诊治;擅长各种心导管介入诊断治疗技术。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是梅州市医学重点专科。科室拥有一支高水平、能吃苦、富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梯队,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1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0人。开放病床张,辅设有先进的心脏介入中心(拥有心脏专用平板DSA)、并配有先进的主动脉球囊反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和心电图室(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脏刺激仪、动态血压、运动平板),临时起搏器、遥测多功能监护仪、心电除颤仪、微量注射泵、胰岛素泵、Bipap呼吸机等一大批抢救设备,能为心血管危重患者提供准确及时、完善的监护及治疗。
心血管内科专业已逐渐细分为冠心病、心脏电生理、高血压病、风心病、先心病、心脏重症等亚专业,专科特色强,诊疗水平高。始终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给药,优化给药方式、给药准确,药物治疗的科学性高,疗效确切。年介入手术达台次以上,开展了心脏病现代介入领域的几乎所有手术,均填补了梅州市医疗技术空白,其中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经皮穿刺下行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的腔内支架隔绝术达国内先进水平,代表冠脉介入最高水平的慢性闭塞病变成功率大于80%,左主干分叉病变成功率%,三腔心脏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达省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并获得10项科研成果。心血管内科还与市、医院急救中心、重症医学科紧密协作,建立起一整套快捷高效的绿色急救通道,为粤闽赣边地区最重要的心脏急危重症救援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