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治疗 > 雏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雏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一、临床检查现场检查,雏鹅精神沉郁,少食,有的不食,扎堆,腹部膨大,脐孔及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明显下痢,粪便呈泥土样。   对死亡雏鹅进行剖检,见卵黄未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黏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并发臭,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呈黄色,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   进入孵化车间,检查死胚,可闻到恶臭,卵黄囊呈黄色泥土样,死胚头部水肿较明显,肝、肾、脾可见出血斑。   去种鹅饲养场观察,鹅群生产情况、精神状态正常,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均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   二、采取的措施由于大肠杆菌菌株不同,对不同抗菌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当地常发菌株,一般首选氯霉素,其次为诺氟沙星、新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等,菌株对青霉素类、呋喃类药物不敏感。对全群选用氟苯尼考5%饮水剂,全天自由饮水,连续用药4天,停2天,再用药3天,并控制鹅群下水时间。用福尔马林对孵化用具、入孵种蛋严格熏蒸消毒,对饲养场地及孵化场房全面彻底地消毒。经过两个疗程治疗,症状消除,雏鹅开始正常生长。以后孵化出的雏鹅未见类似症状。   三、体会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其病原为大肠杆菌,各种年龄的鹅均可感染,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差异。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饲料、饮水、鹅的体表、孵化场、孵化器等处,其中在种蛋表面、孵化过程中的死胚及蛋中分离率较高。该病主要通过种蛋、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进行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平时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尤其要做好水源、入孵种蛋及孵化器械的熏蒸消毒。孵化期间如有爆蛋,更应注意及时清洁、消毒。种鹅群应注意预防大肠杆菌病,减少种蛋受污染率及经种蛋垂直传播。一旦发病,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及时治疗。如能使用复合维生素B可溶性粉同时饮水效果可能会更好。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zl/10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