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医院 > 散文哀哉,植物人杨文丰

散文哀哉,植物人杨文丰



创作

《哀哉,植物人!》创作谈

文∣杨文丰

《北京文学》年第1期发表了拙文《哀哉,植物人!》。年岁末,《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先生来电话,嘱我围绕这篇散文的创作,写篇创作感言。对这篇文章,我现在作些写作回顾。

《哀哉,植物人!》是我的“自然伦理散文”系列之一。这篇散文在年11月25日动笔,年7月11日定稿,近八个月中,我先后修改过八稿。动笔之前,我其实还作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这样说,并不完全是说我的写作态度是如何认真,主要还是表明这篇文章的不易写,其写作难度,确是当初我始料未及的,甘苦自知。

我是如何想到写这篇文章的?奇怪的是,我现在居然记不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当想到要写这篇东西,我胸中总涌动按捺不住的冲动和激动。在我看来:植物人题材,在文学领域还从未见有人涉笔,其所蕴含的精神性、科学性和文学性的丰富,实在是令你难以想象的,很值得我去研究、挖掘和表现。

随着创作经验的累积,我越来越认为,文学写作在本质上,可以说主要还是研究的艺术,至少是如何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艺术,但凡对一个题材的写作,你的写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其的研究和认识,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思想深度、情感深度?是否具有思想价值?有丰富的审美性?于时代是否有积极的意义?当然,这些都与作家的艺术秉赋相关。基于自己的文学标高,在这篇作品中,我依然力图鲜明地凸显我的系列“自然伦理散文”应有的自然美、科学美、哲理美风格。在我看来,唯有风格独特才能独树一帜,唯有特色才有生命,任何艺术皆然!

写这篇文章前,我查阅了或者说是基本消化了网上网下大量有关植物人的资料,好在我本科攻读的是农业气象学专业,有理科专业背景,对科学资料的阅读并不太“隔”,较易理解和深入,我想,既然写的是植物人,文章就无法回避有关医学上以及伦理哲学上与植物人相关的问题,甚至若即若离的问题,无法不追问植物人形成的生态环境,无法回避人类对之该如何施予爱?如何拯救之、如何根除之产生的土壤等社会问题……

在创作过程中,我经常警示自己这不是在写科普文章,写的是文学散文,植物人的医学知识,只适合作为表现思想内容的铺垫,作为认识植物人的工具,或者说是解剖刀。我总是力图将涉及的医学知识和问题作出解构、融解、消化、引申和扩延处理,我的主要着力点,在于营构作品的艺术性,进行文学审美维度的建构,展开文化批判、追问、反思和忧患,以表现作品的精神性。在文中,我还创造了一个“思想量”概念,提出“会思想,是人不沦为植物人的基本条件”,质疑植物人是鬼还是人、追问思想何以也可能是尊严的陷阱等等,我还对安乐死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由于植物人是人类社会甚至很远的未来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进步道路上需直面的共同难题,还基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生态环境并不令人乐观,而且,人们对拯救植物人的问题仍然比较麻木,更远未形成良好的崇尚思想、思想光荣和博爱的普遍风气,所以,我总是企望这篇文字能够有较大的情感冲击力,希望能强化个人化的同情、思考、药物化的爱,甚至体现终极关怀,能够感性和理性并重,有可读性,有尽可能大的审美解读空间,以引发人们的思考,而不仅仅只是一篇一般意义上的所谓散文……

作者

简介

杨文丰

男,广东梅州客家人。农业气象学专业学士。中文二级教授,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倡行“形神和谐,启智启美”的散文美学观,引入自然生态、植物气象、科学思维等启智审美视角,所创作的散文凸显鲜明的自然美、科学美和哲理美风格,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已出版生态伦理散文集《自然笔记——科学伦理与文化沉思》《蝴蝶为什么这样美》《自然书》等。散文多篇被选入高中《语文》《大学语文》等大、中学教材10多种。曾获第七届老舍散文奖、第四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单篇奖、首届林语堂散文奖、首届浩然文学奖、首届丝路散文奖、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等。

作家声音:

——自然笔记

杨文丰

会思想,是人不沦为植物人的基本条件。

——手记

一、是鬼还是人?

写这篇文章我很是无奈,在理性上,我并不想写这样的东西,在这个尘世,我希望植物人才最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也不喜欢“植物人”这个词,这个词是年医学家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率先提出的,这是你在穹庐下被动接受的名字,写不进户口本也印不上身份证的名字。

增加了如此的名字,你一切皆空了吗?似乎是,又似乎不是,你毕竟还算活着,与“死去元知万事空”不沾边,尽管躺入了生活的最底层。白日依山尽的苍凉,愁煞人的秋雨,佳人沐月煮茶的雅致,于你,形同虚空。

你拜拜了思辨实证、逻辑推理、哲学思想、人文情怀,失去了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失去了话语。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你做得到吗?思考力已与你离婚。

你入驻昏迷世界,情感功能,已被封存、屏蔽和删除。

望断的鸿雁久不往返,

山中红豆今红得多深?

何时你身边春风环绕?

你白天黑夜都在我心。

此等诗爱情怀,你还有吗?全然没有。

在医学上,你被视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即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人体状态,仅保留植物也有的诸如呼吸、代谢等功能。你问题出在“头上”,却得长年累月躺于病床。你真的没有脑死亡,还有自主呼吸、心跳,脑电图还不是直线。

你能吞咽食物,入睡,能消化吸收、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可以自主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也可以正常,只是没有觉醒。

我很怀疑你是否还活着?

陷入荒谬境地的你,受到外界刺激,还是能产生本能反射,会咳嗽、打喷嚏、哈欠连天,却又失去了明明白白的心,陷入僵化、封闭的盒子。记忆和理想,被厄运的风,吹得空空。

认识植物人,是防止更多的人沦为植物人。

半生看人的经历告诉我,看人关键要看什么?得看眼睛。

你眼神呆滞,毫无生机,并非熟视无睹,却又空白空洞,无法将幻想的双手向世界再伸出,比祥林嫂的眼神,更令人不安。

我无法不难过,也难于为你难过,不忍心可怜你。我想,你真不知是哪世修来的福分,居然能够游离在不明不白间,恍惚迷离间,已不知生死,似乎已淡然了一切,告别了一切。

真是忘我的大境界啊!比庄周的忘我境界更高妙。

如此境界,教我想起“玻璃人”,“玻璃人”让人看不出有何心思。更让我想到“精神病人”,也就是因了有害因素,已致大脑功能紊乱,精神活动异常,在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意志、智能及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总要歪曲反映客观现实,丧失了社会适应能力,既伤害自身,还扰乱社会秩序的人。

疾病是人性的阴面。

——苏珊·桑塔格

你病得还颇有创新性。

只是这还能算人生吗?还是人生吗?全然不知甜酸苦辣。

你活不好,一时也死不了,在阳光下竟似水稻般分蘖着,传染着,即便在中国,每年也至少会新增10万植物人。

你是活着的死人!

二、思想也可以是尊严的陷阱

写到这里,我有必要造一个新词——“思想量”。

凡是思想量为零或者约等于零的人,都是植物人;假如思想量无穷大,无疑就是横空出世的思想家。

思想量,人皆有之,可如江海波浪无边,也可似冬溪水落石出。每个人,都有变成植物人的可能,也有成为思想家的危险。

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量,又该由无数辉煌灿烂的思想汇聚而成,既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的体量,也是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

这位大脑严重受损、失去交流能力的植物人,39岁,叫斯科特·鲁特雷,都认为他有意识,因为他还可以举大拇指、转动眼睛与人交流。伦敦大学的神经医师布莱恩·杨教授也说:“我非常惊讶他还能够作出这些认知反应。”可我认为,即便相信他有意识,可他能辨识几只黄鹂鸣翠柳吗?能说他有思想吗?能为国家的思想量增值吗?

贝克辛斯基是波兰著名画家,一度沦为植物人,觉醒后,他画了几幅记忆画。 

这幅画,飘悬半空的高楼六七栋,下部破碎,犹无根之树,周边粉尘飘悬,楼却干净清晰,悬浮自适,秩序井然。这一幅似船的底部,下贴黑色海波,船洞流出的红光,与黑云射出的红光相辉映。

“这就是死后的世界,看起来只有黑暗和绝望的世界。”贝克辛斯基说。我不相信,凭这些,就能说明他是植物人时,有思想吗?

我想,真正的思想,都是高级的、自由的思想,无法离开独立意识,萌蘖于对不自由现实的觉省,都基于变革现实,否定现行不合理的秩序,企望脱离禁锢,总要从个体、弱势、异质,走向哗哗作响的阳光。

真正的思想,总似胎儿,带着血水而至。

想想,我们人类拥有独立自由的思想,还是相当晚近的事情,最早也该在后酋长时代。遥远又遥远之时,思想量必定是江河之源,水量是很弱小的,谁能否认那时的人类,不是“准植物人类”呢?

那时的人类,生活起码还比较单纯,这或许是幸运的一面。这个尘世,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甚至存在悖谬。

人,不就是会思想的苇草吗?

既如此,这人、思想和植物(苇草),一如血肉难于分离,又如何分出伯仲呢?诚然,人,不但各有思想,思想量也是不等量的。

如果引入极限的思想,当思想量趋至零时,“会思想的苇草”就成了躯体(苇草),只是新陈代谢的肉身,也就是说,此时的人,已是植物人!

其实,正是有了思想量的上升,才使人有了心灵,人与植物、动物才有了根本的区别。人,才得以昂起高贵的头,才符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笛卡尔这个命题,无疑在确立理性精神、思想原则,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是要怀疑一切,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须“明明白白我的心”,明白发现真理至要,坚持真理至上。

我思想,我唯有思想,我这个“人”,才有理由存在,才算是存在!

这已等于向天地申明:唯有思想,才是人的本质!我想。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也就是人有无思想的前提,是得首先承认自己很无知。大哲人苏格拉底就说过:“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

植物人当然是无知的,然而,植物人知道自己是无知吗?

——假如你是植物人,假如你还明白自己是无知,那么,你还能是植物人吗?这和你不是鱼,不知鱼之乐,也有区别。

其实,知道自己无知的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有思想的人、虚心的人,既然虚心,思想还能不进步吗?虚心之人才是最有可能进入思想者行列的人。

那些连自己是无知的意识都没有的人,怎能企望其有思想呢?只能是植物人。

人无思想,人却存在;存在,却又没有思想——这样的人,还是人吗?然却又真还被看作是人!岂不矛盾?

然而这却是和尚头上的蚤子——明摆着的事实。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没有多少思想的人,思想灰飞烟灭的人,丧失了人本质的人,在这个地球上,原来竟还如黄河长江,浩浩荡荡哪……

这些人,说得上拥有尊严吗?

别忘了,“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在于这既是尊严的起搏器,尊严的通行证,也可能是人生哈哈镜的思想。

读者该注意到,我发思想和尊严的议论,是以植物人也必须拥有尊严为前提的,尽管植物人尊严之有无,对于其似乎没有什么要紧,并不影响面子,尽管其对此一无所知。

现在我要转而强调的,是人的思想,也可能是一柄双刃剑,或许还是尊严的陷阱。

这全然取决于现实的土壤,取决于时代!

在不够科学的社会,非法制化的社会,没有思想,无思想量,对于人,真未必就是坏事。这就毫不奇怪,何以现实中,总会遭遇这样的怪现象——许多人装傻。

“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语)本该责无旁贷,本是社会和时代,都需要你建构创新的思想,需要你从事社会科学的理论突破,你却退避三舍,做起了思想的缩头乌龟……

这就像月光下的水银泻地,再明白不过:你在装傻!

装傻,成了本该是思想者们明哲保身的护身符。

装傻,乃精神的压抑,思想的阳痿!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周国平)装傻是人心的变态,人格的扭曲,无疑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装傻,不就似植物人在“入睡”吗?

依然可睁眼睡,眼球依然可无目的地动,不论白天黑夜地睡,梦游在睡在生死之间,如此,真还比不上冬眠的蛙,有很明确的目标:为了苏醒。

装傻之人,何来奋斗,连堂·吉诃德也比不上;何见精神胜利法,连阿Q也不如。

装傻的人,有快乐也是伪装的快乐,扭曲的快乐。

作家木心说:“所谓催眠,就是我的意志控制你的意志。”装傻的人,问题也出在头上,都是头脑被控制、被催眠的人!是《红楼梦》中难免尴尬事的“尴尬人”。

装傻的人,不完全是明哲保身,也是怕受伤的人,无法解放自己的人,惧怕与时代对话的人,异化的人,亦是“空心人”。

装傻的人,也是思想罹病的人,思想患癌症的人,基本已是植物人。即便有尊严,也是伪装的尊严、扭曲的尊严——这算什么尊严?

谁还指望装傻之人,会成为什么思想家呢?

想想中外历史,就反观“文革”吧,不就是思想者尊严殆尽的浩劫吗?有多少人进入不敢思想的“持续性植物状态”啊?

诺奖得主辛格在小说《傻瓜吉姆佩尔》里说:“我是傻瓜吉姆佩尔。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傻瓜。恰恰相反,可是人家叫我是傻瓜。”原来,吉姆佩尔屡遭欺骗,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装傻,还装得很有水平,否则,谁能叫他傻瓜呢?

中外装傻之人都是相似的,都沦落至植物人的“木然”。

在这个地球上,该也是存在“木然村”的,我想。

在木然村里,大多数人都在装傻,客观上以植物人为荣。有思想的人都被嘲弄,得不到尊重,没有地位,甚至受压制。村里,自然就出不了什么思想家,即便出现,村民也不可能辨识,因为没有人想去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思想家。偶然有人傻冒些思想,特立独行,会被判识为不合时宜,也是傻瓜一个。无视思想,压制思想,并不违法,何况根本也不存在村法村规村纪,即便有,也等同于无。

你能遇见的,都是没有高度的人,在木然村……

三、黑暗生态促生植物人

或许你仍不明白,好端端一个人,何以就会变成植物人?

按国际医学界通行的说法,是人受到了外力“攻击”,造成颅脑外伤,陷入“持续性植物状态”,长期的意识障碍……

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等成人常见病情病因,儿童神经节脂质沉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病、灰质变性等变性及代谢性疾病,突发交通事故、枪伤及产伤等非创伤性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绞死、溺水等,持续性低血压引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中毒,等等,都可以使人变成植物人,这无疑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今天全球在恶化的生态,更是使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增加了成为植物人的可能。

有人蹲厕所就蹲成了植物人。这无疑是厕所环境所致。谁叫你蹲得只顾手机信息的味道呢。何况中国城市的厕所,普遍就没有乡村茅坑的通透,更不是被周作人津津乐道、礼赞的日本艺术味道浓重的厕所。中国人周围的厕所,多密闭、不通透、逼仄狭窄、密闭闷热,“办公”时间一长,血液循环还通畅得了吗?晕倒成为植物人,该不是很奇怪的事。

前不久,我已听说有个“网虫”熬夜过度,成了植物人。

还有个说法,说是职场让人成了“不愿思想型植物人”,“假装有思想型植物人”和“看不到希望类型植物人”。此说红嘴白牙,说全都是因为职场的僵化,人的思维已然僵化,不再思想,遂成了植物人。

让我至今还深为震惊的,是我看过的一场电影——《我是植物人》,影片中的女主角叫朱俐,莫名就遭遇重伤,成了植物人,迷糊三年后苏醒,记忆却全部空白,还没了身份:“我到底是谁啊?……我不能永远找不到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最让我不忍看的,是她呆滞的眼神,还有向社会伸出的手,那颤抖无助的手……真是匪夷所思,邂逅她的记者刘聪还发现,有个女孩成为植物人,医院注射了未经生产实验和检验就通过审批的“药”——麻醉剂……至今还响在我耳际的,是刘聪说的那句话:“其实,我们都是植物人!”

确实,在这连人身安全都不很确定的世界,你如果成了植物人,命运还比不上丢魂鸟。

丢魂鸟是往苦看的,活着也像死过一回,

哭丧着脸,仿佛是废弃的飞行器……

——汤养宗《断字碑》

台湾散文家林清玄写过《人骨念珠》,那串神识脱离的念珠,用圆寂的僧人之骨做就,粒,不是手指骨,就是眉轮骨(眉心中间骨)。林先生大抵以为对人之生死、命运之无常,法师该比俗人体味得更深吧,遂借法师之口,云人骨念珠,更能让人感觉无常人生的迅疾、迷幻,连西天头那轮巨大橙红的落日,也形同一粒人骨念珠。

命运无常。人生不但短暂,又怎能完美?况且还存在颇多偶然,成了植物人,这人,就丧失了脊梁……当然,也会让这尘世,莫名减少一个因思想而痛苦的人,因良知而背负十字架的人。

任何时代都不是平面镜。镜子中的植物人,才是时代最需要走向完美的人。

这不等于说,谁会情愿变成植物人;做一个植物人,绝非大写之人的自觉!

本来,“中国是文明把人的生命照亮”(于坚语),可在当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不是被自毁,就是已失落得支离破碎,传统文化氛围不再,固有文明多已“失忆”“虚无”……中国人,大多记不清本该环绕于身边的中华文明是何样子了……

在这缺乏信任,不诚信如夏日浮萍正绿得泛滥的年代,连诺亚方舟都有可能被当劈柴,还不知刀斧来自何处,你能否明白,是否只有刀斧劈开的,那年轮上的血迹,才是统一划一的?如此的年代,我们又该如何“道法自然”?今天如此残破、污染的生态环境,“锦绣河山”,教你如何“道法”?又教我们的身心——生长良善思想的“身心环境”,情何以堪?

我只能想起被称为世界十大悖论之一的特修斯船的故事。

特修斯船是一艘海上航行了几百年的船,主要由植物构就,可说是一艘“植物船”。由于环境的严酷,海水浸泡,风凶浪狠,时间吞噬,船被不断修整,陆续替换“肉体”和“器官”。木板一腐烂,马上就被新的木板替换。到后来,船虽尚可航行,但浑身上下,已全然不是原初的“处女”之身了,还沦落成存在诸多问题的船——这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如果不是,那么,是从何时开始就不再是的?假如“外因”将船上陆续取下来的所有老部件,重新组建一艘船,那么,与眼前被彻底改造成的,哪一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船呢?

险恶环境,摧枯拉朽,又怎能只是船难于抗拒?

显然,船被“异化”,与植物人“失忆”,被清空“思想”,主要是由外部环境起作用,由恶劣环境、腐败“黑暗”所致,何其相似乃尔……

四、何来更多“爱情药”?

……

选读完,全文刊载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年1期

作家人气榜

花满月(中篇小说)/方方

反讽之刀与幽昧事象(评论)/李建军

现实中国

山城不可见的故事(报告文学)/李燕燕

好看小说

靡常(中篇小说)/陈斌先

活期存款(短篇小说)/孙青瑜

那年打仗(中篇小说)/张廷竹

五子棋(短篇小说)/张玉清

我们都爱短故事(小小说六篇)/[香港]周洁茹

新人自荐

把兄弟(短篇小说)/王克斌费明

见字如见面(点评)/张哲

天下中文

哀哉,植物人!(散文)/杨文丰

四季物语(散文)/冷冰

范文程(散文)/王彬

猫(散文)/斯日

真情写作

瑞雪丰年(散文)/任林举

岁月留香(散文)/李成琳

埋在土里的爱(散文)/马万里

杨炼的诗

假如我是那天空飞舞的雪花(组诗)/无语丁香

黄鹤楼畅想曲(组诗)/汤秀英

生活课(组诗)/姜方

一本诗集的页码问题(外一首)/阿呜

陪一个画家过中秋(外一首)/木叶

我们都误解了橙子(外一首)/於俊杰

龙眼树下(外一首)/陈宗华

渔樵耕读(外一首)/王兴伟

北漂故事征文选登

北漂的日子最精彩/梁士霞

“北京,我的太阳!”/毛银鹏

爱在北京/麦子

订阅方式:

①邮局订阅。

②网络订阅:

杂志铺、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

我刊发行部-66038

我刊微店

长按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yy/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