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医院 > 高温天气,谨防热中风
高温天气,谨防热中风
导读
炎热的天气会导致人体内水分流失增多,人们除了平时出现口渴、中暑等症状外,有些人也会突然出现血容量不足而导致的热中风,那么导致夏季热中风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小编今天找了些材料,希望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夏天诱发中风的常见六个因素
1气温过高夏季容易中暑,特别是在高温天气里。从生理上来说,老年人多有脱水的情况。而且老年人的口渴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退化,所以出汗过多时,会因为缺乏口渴感而不能及时补水。由此不但会发生中暑,而且体内失水过多,血容量骤减,血粘稠度增加,容易诱发脑血栓形成,从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2爱吹冷气夏季吹冷气过多会导致血管收缩、硬化,容易形成血栓。因此,空调的温度宜保持在26℃或以上。不能长时间吹冷气,尤其不能用电风扇直吹头部,否则会导致头部受凉,使大脑血管发生收缩,从而引起大脑血流量减少而致供血不足,这也是脑中风的常见原因之一。3久坐或静卧时间过长夏天时,老年人多喜欢乘凉或者打牌、玩麻将和下棋,如果坐的时间过长,血液流速会减慢,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而且夏季老年人多有午睡习惯,若午饭后马上入睡,全身血液流向消化道,加之静卧不动,也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脑中风。4贪杯或喝冷饮夏季,老年人胃肠功能明显减弱,一旦饮食不洁、贪杯或喝冰饮,很容易出现腹泻。此时若不能及时补水或进行补液治疗,就会出现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导致血液粘稠、血液循环流速减缓,由此引起缺血性脑中风。5冲热水浴夏季老年人洗浴时,若水温过高,势必会引起肌肤血管扩张,大脑血流量骤减,也会发生脑中风。6身患低血压症患血压偏低症的老年人,夏季由于出汗多、补水不足、日晒时间过长等原因,会使血压出现进一步降低的情况;高血压患者若降压过快,尤其是在睡前使用降压药,会由于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而形成脑血栓,出现缺血性脑中风。疾病预防
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摄氏度,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预防热中风。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行时最好带水,午睡、晚睡前冲个温水澡。待在空调房内时,温度最好调节至26摄氏度左右。此外,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跳动加快等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补充清凉含盐的饮品,医院救治。
最后向您介绍6招夏季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防范方法:
1.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阳光暴晒,不要在烈日下行走,最好不要在盛夏外出旅游。锻炼时间宜选择在黄昏后凉爽的时候,活动量要适当;
2.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外出旅游时要轻松游玩,不要赶得太紧,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3.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要洗桑拿,因桑拿间湿度大、含氧量低,极易因缺氧而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4.要坚持用药,应根据气候变化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做适当调整,或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或增加某种药物;
5.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些新鲜蔬菜和瓜果,要多喝凉开水,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凉开水,养成不口渴也要喝水的习惯。如有条件可多喝如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尽量少吃油腻或高脂肪食物。
6.要保持健康、乐观、平和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因过度愤怒、过度紧张或生气而突发心梗、脑出血的并不鲜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