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医院 > 体温高达42,多个器官衰竭,严重或致死
体温高达42,多个器官衰竭,严重或致死
热热热!
这个天气里,
小编恨不得开着空调
吃着棒棒冰躺在浴缸里……
气温高达35℃,
你可千万别小看这温度,
中暑!或许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而且中暑,严重的能致命!
7月12日,一名儿童在上海外滩的一台水雾降温机喷出的水雾中享受清凉。新华社/发
7月12日入伏,正式开启“三伏模式”。高温来袭,湿度大,人体热量不易散发,容易引起中暑。合肥市高温中暑病例监测网络报告显示,近期合肥已陆续出现中暑病例。为此,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预警,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中暑病例可能还会上升,预防中暑刻不容缓。
12日傍晚6点左右,阜阳27岁的建筑工人小刘被几名工友抬医院急诊室,下午他正在工地干活,突然四肢无力,手脚发麻,无法站立。医院今年接诊的首例中暑病例。
张杰(化名)也是附近一名建筑工,下班后感觉浑身无力、头晕伴有胸闷、气急,他回家休息了一会。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医院就诊。医生立即予心电监护、吸氧,冰帽物理降温,快速补液。
你可千万别小看
“中暑”这两个字,
中暑严重,
可能会要命!!!
小编接下来就要给你说几个案例了!
↓↓↓
小伙晕倒街头体温42℃多个器官衰竭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新安晚报年报道:“这么严重的热射病,这几年还比较少见。”安医大二附院急诊室医生介绍,昨天中午,患者小陈被医院。“当时已经昏迷了,一量体温把我们吓了一跳。”医生说,人正常的体温是37℃,而小陈当时有42℃,整个人神志不清,处于昏迷状态。随即,小陈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
据介绍,小陈属于重度中暑,也是常说的“热射病”。经过紧急降温处理,小陈的体温随后降到37.8℃。但由于此前体温太高,小陈的呼吸系统、肝部、脑部等多个器官出现了衰竭,同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截至记者采访完毕,小陈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安庆一热射病患者死亡为50岁建筑工(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新安晚报年报道:50岁的郭某是云南人。今年春节过后,郭某到安庆一建筑工地打工。7月31日下午,平时工作积极的郭某因高温天气出现不适,至当天16时许,郭某突然晕倒,神志不清。郭某的同事立即将医院急救,当时发现他的体温高达40.6℃。经过专家会诊,郭某被确诊为热射病(重症中暑)。记者8月4医院获悉,由于郭某病情危重,于3日凌晨经抢救无效死亡。
今年热射病在安徽暂时还没有案例,
但是在杭州,
已经有大伯躺枪了!!
↓↓↓
今年7月10日,杭州医院。大伯姓张,今年五十出头,上午晕倒在路边时,首先被余杭区一位交警发现,随即送入了余杭一院抢救。因为体温高达42℃,大伯被确医院收治的第一例热射病患者。
大伯内心os:我也不想当这个“第一”啊!
话说回来,
很多小伙伴因为工作的关系,
三伏天还要出门,
遇到这样的筒子
你可一定要多关心ta多爱护ta,
这可真是用绳命在工作啊!
热射病是个啥?高温引起的中暑主要有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
像大伯这样的就是重症中暑,
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
并伴有意识障碍如惊厥、昏迷等
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
蒋寅生医生说,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患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这类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
以及夏季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
“要预防中暑,
家里空调温度不要打得太低,
不然容易引发不适。”
蒋寅生医生说,常见的轻症中暑,
病人会表现为头痛、头晕、体温升高、
出汗减少等症状。
热射病的急救方式!热痉挛:
常见于过量运动或者在炎热天气里运动,
大量出汗后会丧失水和盐,
将引起肌肉的痉挛,
患者还会感到头晕和恶心。
现场救治: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并给予加糖饮料。
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人、体质虚弱的人、
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和嗜酒者身上。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
口渴、皮肤苍白、
出冷汗、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
体温基本正常。
现场救治:
拨打。将患者移至阴凉处,
脱掉部分衣服。
帮助患者躺平,
但是,如果患者有心脏病,
使他保持上身坐起的姿势。
降低患者体温。
热射病:
常发生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
与中暑症状相似,但是没有出汗。
体温高于40℃,血压下降,
意识模糊或兴奋狂躁,昏迷。
现场救治:
拨打。降低患者体温。
10张动图告诉你中暑那些真相!最后,
向三伏天里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
户外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