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医院 > 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世界脑卒中日宣传
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世界脑卒中日宣传
卒中,俗称“脑中风”,是大脑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堵塞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出血”或“脑溢血”,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缺血性脑卒中又叫“脑梗塞”或“脑栓塞”。
脑卒中一旦发作,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严重者猝死、瘫痪,或者嘴歪眼斜、失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医疗费用高等“多高”特点,卒中对人的健康及生命影响十分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在全球万卒中病人中,中国约占1/3,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大原因。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活动主题是“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记者昨日从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了解到,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问题,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患病“关口前移”,中青年患者越来越多。
中年人成卒中“主力”,但是治疗依从性差
神经外科医师介绍由于脑血管随着年龄老化、脆弱,所以卒中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卒中的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危率逐渐增高。在发达国家,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到70岁。我国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但近年来,温州中青年脑卒中发病情况逐年增加,在医院,60岁以下的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每个月都有十几名四五十岁的住院患者,还经常有20多岁的青年人。
脑卒中和生活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脑卒中人群中,爱熬夜的多、男的多、抽烟的多、农村的多,大部分人有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血糖等基础疾病。国家卫计委制订了卒中有八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吸烟、肥胖或超重、缺乏体育锻炼和卒中家族史,如果有3个或以上,即可被认为卒中的高危人群;有2个或以上的为中危人群。
和老年人相比,中年人担负着的工作、生活压力最大,而且应酬多、喝酒抽烟也多,还往往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卒中的高风险人群。但是这部分人也是就医用药依从性最差的人群。
高血压是中青年卒中的第一大危险因素,而且年富力强的人患高血压往往会血压特别高,血压值/毫米汞柱的不在少数。这个对卒中来说非常危险。
但是很多中年人发现高血压后不愿意用药,把病情拖到严重程度,大大增加卒中风险。还有一种中年患者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喜欢自己判断病情,每次都把医嘱当成参考意见,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用药与否及药量,导致血压控制不良,也大大增加了卒中风险。
并且,老年人因为脑组织萎缩,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出血对正常的脑组织的压迫较小,因此同样的出血量老年人可能还只是偏瘫,年轻人可能就是昏迷了,病情的危急情况不同。
还有,中年人卒中的愈后比较差。卒中可能引起肢体偏瘫、语言能力缺失等,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很多人会伴随着抑郁。如果是老年人,本身生活节奏已经放慢、生活压力减轻,一旦发生卒中,对愈后的期望值也较低,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和程度也会低一些。而中年人往往还负担着家庭生计,难以接受现实,抑郁的情况就会比较严重。曾有一名25岁的青年人得了脑卒中,手术是非常成功的,但因为自己难以接受,自我封闭,导致错过了6个月的康复时间窗,生活能力恢复得很差。
卒中后要把握3小时、6小时这两个时间窗
卒中的治疗时间窗很窄,3小时内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生后,缺血区如果不及时恢复血流,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则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陈茂华介绍,一般来说,除非患者有房颤病史,3小时内,可以用静脉溶栓;6小时内可以用介入手术动脉拉栓。但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仅有16%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3医院,其中只有1.3%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迟到了”的患者,医生只能尽量“收拾残局”,无可奈何。
初期症状易被忽视,体检时最好增加颈动脉B超
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发病者约30%殒命,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因此,控制卒中的关键在于预防,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提前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来降低发病率。
但是对脑卒中的发病征兆,其实并非无迹可寻。脑卒中的前兆现象有几种类型:
运动型:吃饭时筷子突然掉了(拿不住),写字时掉笔等。往往只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且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
感觉型: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感觉“不是自己的了”,比如手脚麻木,或者一侧身体麻木等。
最值得注意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那种“一过性”的脑缺血现象,如突然一只眼睛眼前一黑,看不见,耳鸣或者耳朵突然听不见了,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等,但是这些症状很快就能恢复。这种情况很多人就是归结为太累了。陈茂华强调,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最医院做个脑卒中检查,尤其是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
40岁以上人群在体检中最好加一项颈动脉B超,了解血管内部是否形成斑块、是否有内皮损伤等,可以比较有效地预防卒中。一些患者通过B超发现两侧颅内动脉存在狭窄的情况,但是平时又没有任何不适感,那就只需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并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比如保持血压、血糖平稳,及时戒烟,医院随访检查,就可以比较有效地预防卒中。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做一下头颅核磁共振及验血查一下同型半胱氨酸。有这三个检查,再加上低密度胆固醇的检测,医生可以有效地提示卒中风险,对卒中进行早期干预。不过遗憾的是目前的常规体检套餐中都没这几个项目,人们更治好白癜风光疗费用新疆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