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医院 > 学科共建夯实医联体,科学发展实现新飞跃我
学科共建夯实医联体,科学发展实现新飞跃我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高血压性脑出血则是高血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50—70岁年龄段,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头痛、呕吐、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是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近日,在贵州医院神经外科和我院外二科通力协作下,我院成功开展首例神经内镜救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
5月29日,我院外二科接诊了一位男性患者侯某,57岁,入院时呈嗜睡状,烦躁不安,经细致检查与询问家属,侯某系高血压患者,其症状皆因血压过高导致,应其家属意见,在我院住院作降压等保守治疗。
6月3日10:00,患者突然出现癫痫大发作,全身抽搐、牙关紧闭、舌头后坠、面色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在吴金沙主任带领下,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镇静、解痉、吸氧、开通呼吸道、防止舌后坠等抢救措施,经过抢救,患者病情稍微得到缓解,生命体征正常,浅意识逐渐恢复。经查脑部CT后,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且出血量较大,已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医院进行救治,但考虑到车旅颠簸会加剧患者的病情,吴金沙主任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就地实施手术。
术前脑部CT
术前脑部CT
由于我院在神经内镜手术方面缺乏成熟的医疗技术,经请示院领导后,通过医联体平台,邀请贵州医院神经外科廖鑫主任来我院进行手术救治。术前,外二科组织全体医师对病例进行术前讨论,制定了严密的手术规划,考虑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血肿量较大,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明确,且患者属于家庭劳动力之一,对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要求高,发病时间不长,血肿形状规则,适合神经内镜微创治疗。
术后脑部CT
术后脑部CT
经过对血肿进行精准定位,确定手术入路,在廖鑫主任主刀下,在我院外二科、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经过1小时的神经内镜下行小骨窗开窗血肿清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术后经复查血肿完全清除,颅内压得到充分缓解。现患者意识清楚,病情稳定,身体恢复良好。
恢复性训练
此类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在贵医大二附院紧密帮扶下,救治危急重症的诊疗水平得到进一步实质性的提高,为“大病不出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普小知识
神经内镜,是近1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整套设备包括摄像系统、光源系统、冲洗系统、各种专用神经内镜以及配套器械和设备。传统治疗脑出血多为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但前者手术切口大、时间长,且需造瘘,对周围脑组织损伤较大;后者虽然微创,但存在血肿清除慢且不彻底,一旦出血无有效处理手段等问题,血肿清除干净一般需数日,容易造成神经元损伤不可逆的现象。而运用神经内镜技术可较完美地避开这些缺点,神经内镜手术是在内镜监视下进行操作的手术,该技术术中视野清楚,对脑组织损伤少,具有可直视下操作、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快、术后恢复快、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后遗症。
编辑:陈智智
审核:唐德远、任福莲
监制:龙吉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