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用药 > 直升机作业环境对患者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直升机作业环境对患者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文作者系:

国家卫计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航空医疗项目建设专家组组长、健康报航空医疗沙龙总策划兼嘉宾主持,平顶山市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兼书记

作者往期精彩文章:

1、航空医疗服务作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及风险认知

2、通航公司拓展医疗作业宜选择什么样的医疗机构作为合作伙伴

3、航空医疗作业环境对医疗执业行为都有哪些影响

众所周知,航空医疗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急危重症患者,这些身患疾病或遭受意外伤害波及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和生理机能等诸多方面都与正常人有很大的不同:在环境优越且恒定的情况下病情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而死亡,当环境恶劣或不稳定时这种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则更有可能,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或出现最严重的后果。换句话说,直升机上死亡和救护车上死亡有时同样不可避免,从概率和可能性上讲往往更有可能。

环境致病或加重病情是早已被验证了的事实。直升机是航空医疗作业的主力机种,其作业环境远不如有增压舱且空间更大的固定翼飞机优越,在同样环境或同等情况下对患者产生的不利影响则相对更大,加之乘载对象大多病情较重且复杂多变,有的甚至命悬一线,处在生死边缘,对作业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更高,耐受性更差,预后难以掌控。如何认识这种客观现象,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患者的不利影响是开展航空医疗作业和航空医疗服务理应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高度影响

直升机作为一种航空器在空中飞行时,随着高度的变化或多或少对人都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基于两种情况或原因:一是高度的变化,海拔越高大气压力越低,含氧量也就越少,继而产生相应的影响;二是变化的速度,当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或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出现航路轨迹急剧改变时,由于快速落差所导致的失重或过载而出现的离心力等都会让人感到不适,同样也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有时甚至导致随机医疗设备或管线的脱落,尽管医疗专用直升机在作业时都力求飞行平稳,但因风向风速的突变有时难以操控.加之患者属于非正常人,敏感性和耐受性都相对较差,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和标准去看待衡量。

二.压力影响

这里所说的压力主要是指由于海拔高度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变化。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成反比,但事实上除在高原地区外,医疗专用直升机的作业高度基本上都在米以下,虽然没有增压舱但在此范围内的高度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变化对随机作业的正常人几乎没有影响,除非变化速度过快或有矢量性的小角度变化。在高原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等)上空飞行,尤其是在不得不飞越海拔较高的山脊时,如果使用带有增压舱的高原型机型,对人体也没有多大影响。问题在于有些特殊病患,如严重的颅脑外伤、开放型血气胸、高血压脑病等对压力的变化较为敏感且耐受性较差,在救治转运时要格外注意。特别强调,对于此类病患事先一定要科学评估并同家属讲明危险性,转运前务必签署《航空医疗救治转运知情同意书》以防不测。

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航空医疗救援队使用“EC-”型医疗专用直升机救治转运伤病员。图为医疗舱内部情景:患者、随机医务人员及琳琅满目的机上医疗设备在有限的空间内显得有些拥挤。

三.温度影响

由于人具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在宜居的自然环境中,温度与温差的波动变化在短时间内对人体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损害。就直升机而言,普遍都有暖风装置,当外界温度较低时,通过供暖可以升高并调节温度使舱内处于适宜状态;但外界温度较高时,如果机上没有加装空调系统,舱内外就处于同温状态或机舱内的温度由于没有空气流动甚至还高于外界使人感到闷热。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直升机舱是密封的,但由于机身是以金属或碳纤维材料为主,不具有隔热和保温能力,机舱内通常是冬凉夏热,在非适宜环境中作业飞行舱内温度往往使人感到不适。故夏季在低纬度区域飞行时要考虑高温环境对患者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婴幼儿、孕产妇和年老体弱的患者。所以,医疗专用直升机最好加装空调系统,以解决制冷降温和恒温调控问题。

四.噪声影响

噪生是由发音体所产生的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且不和谐的声音。人耳舒适度的上限是75分贝,但大于60分贝就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而飞机引擎在工作状态时所发出的噪生都在此之上。使用涡轴发动机和旋翼驱动的直升机在启动和飞行时所产生的巨大轰鸣声使人感到震耳欲聋,由此衍生的噪声正常人都难以忍受耐受,更何况是病人?!这种影响既有生理性的,也有心理性的,还有两者同时都有的双重影响:首先,神智清醒的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忽然发现与医务人员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毫无疑问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乃至情绪低落;其次,噪音的刺激使人心烦意乱,情绪不稳,血压波动或持续升高,随之而来的就有可能是相应的病理性改变;再次,几乎所有的病患都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修养治疗,但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可以想象这种较长时间的不良刺激对心身所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

五.晃动影响

作为时速较快的运动体,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受气象变化、地形地物、能见度、飞行员等环境因素或条件因素的影响,航线航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在机动飞行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机身摇摆晃动,毫无疑问会对乘机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脑出血、创伤性出血性等宜静不宜动的病患有可能就是致命性的。所以,航空医疗作业飞行一是要快捷,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死扶伤,以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重要性;二是要平稳,尽可能的减少减轻人为因素对患者的不利影响,以更好的体现航空医疗的优越性、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因此,机型选择和气象条件至关重要。

六.封闭影响

使用直升机救治转运的患者在神智方面无非分为神志清晰与意识障碍两大类,前者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有自我感知,当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毫无疑问会让人多多少少感到忐忑不安,继而就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后者特别是昏迷的病人则因丧失感知能力面对一切变化无论如何都无所畏惧,印证了无知无畏的道理。机舱密封虽然是为了飞行安全,同时也减轻了飞行阻力,但由于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往往使人有禁锢之感,多少都会有些压抑。特别是清醒的患者在得知将要乘直升机转运时,大多意识到自己的病情较急较重且当地不具备救治条件,在祈盼渴望求生的同时心理压力自然而然也随之而来。

对比之下,固定翼飞机不仅舱内增压,而且空间较大,为开展机上服务及诊疗操作提供了便利。图为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航空医疗救援队人员在“猎鹰XL”型固定翼医疗专用飞机内护理处置所转运的伤病员。

凡事既要有好的愿望,还要有好的结果,把好事办好才能心想事成,心安理得。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病人只要在生存状态下都不可避免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区别只在程度不同而已。如何认识这种影响,有效避免或减少其有害因素的影响值得业内有识之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yw/11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