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用药 > 疼痛分类
疼痛分类
大家好,我是书袋子!现在开始我们的睡眠时间吧~~
第2节疼痛分类
疼痛可涉及全身各部位,各系统、器官和组织。引起疼痛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创伤、炎症、内脏的牵张、神经病变等。为了便于对疼痛的流行病学、病因,预后和治疗效果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估,对疼痛的分类应运而生。年疼痛研究会IASP制定了疼痛的5种分类法。但由于方法比较复杂,难以被普及应用,而应用更普遍的是根据疼痛发生部位、原因及持续时间等进行的疼痛分类方法。
一、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分类
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痛和慢性非癌性疼痛(CNCP)。急性痛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慢性非癌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至少在三个月以上的非癌症引起的疼痛,包括肌肉源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纤维组织性肌痛、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不包括头痛、偏头痛、心绞痛、儿童和特殊疾病引起的疼痛,如多发性硬化症。急性疼痛与慢性非癌性疼痛的临床特点,如表1-1所述。
表1-1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临床特征
急性疼痛:由器官疾病所诱发预警信号;有明确的病因;随着原发疾病治愈而消失;属于阿片类药物适应症并且十分有效;原发病症。
慢性疼痛:对机体无益;无确定的病因;通常对多种治疗无明显疗效;阿片类药物疗效不佳;继发病症。
二、根据疼痛发生的系统和器官分类。
分类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中枢痛。
1.躯体痛疼痛部位在躯体浅表部,躯体痛多为局部性、疼痛剧烈,定位清楚,如牙痛,肩周炎,膝关节炎等。
2.内脏痛疼痛位于深部,一般定位不准确,可呈隐痛,胀痛,牵拉痛或绞痛如胆石症的胆绞痛、肾输尿管结石的肾绞痛,胃痛等。
3.中枢痛中枢痛是指脊髓,脑干,丘脑和大脑皮质等中枢神经疾病所致疼痛。脑出血,脑肿瘤、脊髓空洞症等引起的疼痛。
三、根据发生疼痛的躯体部位分类,可分为头痛、颌面部痛(或头、颜面和脑神经痛)、颈部痛,肩及上肢痛,胸痛腹痛,腰及骶部痛,下肢痛、盆部痛,肛门及会阴痛等。每个部位的疼痛又包含各种疼痛性疾病或综合征。
四、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
1.刺痛又称第一疼痛、锐痛或快痛。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δ纤维传入中枢的。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产生迅速、消失也快,常伴有受刺激的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射,一般不产生明显的情绪反应。
2.灼痛又称第二疼痛、慢痛、或钝痛。其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的C纤维传入的,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总觉得行程慢、消失也慢。
3.酸痛又称第三疼痛,其痛觉冲动经外周神经的Aδ纤维和c纤维传入,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痛觉难以描述,感觉定位差,很难确定痛源部位。
五、根据疼痛的原因分类
根据疼痛的原因分类,主要有创伤性疼痛,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和精神(心理性)疼痛等。
1.创伤性疼痛创伤性疼痛主要是肌肉、韧带、筋膜、骨的损伤引起的疼痛。如骨折,急性或慢性腰扭伤,肱骨外上髁炎,烧伤等。
2.炎性疼痛由于生物源性炎症,化学源性炎症所致的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3.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发生于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任何部位的神经病变和损害相关的痛觉过敏、痛觉异常所致的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4.癌痛癌痛是由于肿瘤压迫,使组织缺血,肿瘤浸润周围器官神经引起的疼痛,常见于肝癌、胃癌,胰腺癌,胆管癌和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疼痛。
5.精神(心理)性疼痛精神(心理)性疼痛主要是由于心理障碍引起的疼痛。往往无确切的病因和阳性检查结果,患者常主诉周身痛或多处顽固性痛,可伴其他心理障碍表现,如失眠、多梦、困倦等。
六、疼痛的五轴分类法年IASP制定的慢性疼痛五轴分类法(第2版)是根据疼痛产生的部位,病变的系统,疼痛发生的类型及特征,疼痛强度及疼痛发生原因五方面进行疼痛划分,例如剧烈的紧张性头痛,时间>6个月的代码为0.C。
抄写自《疼痛诊疗学》4-5.
医学催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