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饮食 > 便血需重视,小心大肠息肉
便血需重视,小心大肠息肉
医院订阅哦!专题专家宋慧东,副主任医师,医学百事通志愿者医医院消化科很老年长者偶尔大便带血,没有其他多余的症状,很多人就认为是“痔疮”,“十者九痔”嘛,没什么大事,不需要过多理会。殊不知,这也许是大肠息肉癌变倾向——消化内科专家提醒,中老年人,特别是胃肠不适,便秘以及大便出血的中老年人,应当警惕大肠息肉—结肠腺瘤性息肉,可做肠镜等检查排除,早发现早治疗。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主要病因是生活习惯、遗传、炎症性疾病、年龄等。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长期便秘等;遗传是先天因素,无法改变;炎症性疾病如胃肠炎、结肠炎等;年龄也是无法改变的因素,大肠息肉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因而中老年人需要特别警惕。肠子的走向分布大肠息肉定义大肠息肉是一类从肠道粘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按病理可分为:1、粘膜肥厚增生形成的增生性息肉和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炎性增生性息肉;2、腺瘤性息肉。腺瘤是息肉组织、形态、结构逐渐演变成的严重病变,有权威资料报道,其恶变大约在5—7年时间。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都没什么症状,只有少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便血、腹部不适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比如最常见的大便带血,患者常常会想到是痔疮,而不予重视。要知道肠息肉是有可能癌变的,其中癌变风险最大的是结肠腺瘤,一般也是没有症状,往往是在结肠镜或者肠道X线检查中被偶然发现。所以,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胃肠不适,便秘以及大便出血的中老年人,宋慧东主任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若发现息肉,再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对于无症状的息肉,若没有癌变倾向,可选择定期观察;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予以治疗,根据具体情况不同,选择治疗的方法会有所不同。治疗方法
1、直径小于0.5cm的息肉可以钳除。
2、直径在0.5—3.0cm的息肉可以用高频电切除。
3、直径在3.0cm以内,基底较宽的息肉可行粘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EMR)。
4、直径在3.0cm以上或侧向发育型息肉可行粘膜剥离术(ESD)。
5、直径较大,肠镜难以治疗,或息肉恶变侵犯到粘膜下层的可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切除。
到了小编和大家都最关心的一部分,那么这些疾病可以预防吗?那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怎么样预防呢?答案是可以预防的,怎么样预防,让小编告诉你~~阿司匹林防女性结肠息肉,存在遗传基因变异的妇女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结肠息肉的发病危险。补钙有助预防结肠息肉,研究发现,每天补充钙片的人其结肠息肉的复发风险下降了19~34%。水果、蔬菜和全谷有助预防结肠息肉,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可以降低结肠息肉的风险。不吸烟、喝酒可预防结肠息肉,吸烟、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可以独立降低结肠患病的风险。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压力也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哦。小结生活小常识,不仅仅需要自己知,如果你身边也有年长者,很有必要让他们知道这个知识,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该要多留一个“心眼”哦。宋慧东职称:副主任医师科室:消化科个人简介:副主任医师,参加省市各级科研课题多项,一直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诊疗工作,对内科常见病的诊治、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等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多年来获得患者无数好评。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广东医学百事通由医院的志愿者医师提供最靠谱的健康资讯与咨询服务,
新增语音内容,好听好玩更好用!
医生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