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症状 > 全国发行报刊我校学生发表作文展览

全国发行报刊我校学生发表作文展览



放飞文学梦,帆船已起航,真情写生活,妙笔著华章。

集慧同学在黄河文学社的组织下,在全校语文老师、编辑的指导下,以校刊《黄河边》为平台,掀起了一股读书、写作的热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蔡元勋、李郑雪阳、李飒、闫卫韬等同学的近40篇文章在郑州文心出版社的《作文》杂志、中国语文《作文指导报》、长春《作文之友》杂志、山西太原的《作文周刊》、以及浙江杭州的《作文新天地》5家面向全国发行的报刊上发表。

这些文章以朴实的文风,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内容,强烈的感情,真实地写出了对家乡、对长辈、对学校、对老师、对兄弟姐妹,对同学的爱,再现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生活的图画。现展出部分同学的作品,以飨大家。

优秀小作者:

一篇作文一幅画,一段文字一片情。我笔写我心,我语达我意。以上同学的作文,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因为他们知道作文来自于真是的生活。用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环境,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文章不用套话装点,不用大话空喊,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就像淙淙溪水,闪闪亮亮,自然流向远方。相信这淙淙溪水定能汇集于大海,梦成于太阳升起的地方。而我们这些爱写作、善写作的同学,也能在太阳升起的同时,放飞自己的梦想。

范文:

我想给爷爷揉揉腿

开封集慧中学黄河文学社王婷婷

起风了,天也跟着阴了起来。刚才还是艳阳高照,顷刻之间,乌云像一块巨大无比的黑色布幕,把天空遮掩得严严实实。我不由得揪心起来,爸爸外出打工半年了,爷爷,您又犯腿疼病了吗?谁来照顾您呢?

我的爷爷有“老寒腿”,一到阴雨天,就犯腿疼病。常常疼得呲牙咧嘴,眉头紧皱,有时连饭也吃不下,仿佛腿里有万千条虫子在啄食他的骨头。但是他忍了,从没有大声叫过一声。爸爸带着他看了许多医生,不知买了多少膏药,还是无济于事。一犯病,他就一个劲的揉腿、捶腿,还不时的唉声叹气。见他几次这样,我忍不住了,问他:“爷爷,病严重吗?”他摇摇头,没出声。我知道他的脾气,就扭头躲到了里屋去。如我所料,他开始在那喃喃自语:“哎呀!哎呀!还不如死了好,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呀……”听着听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想上去前帮他揉揉腿,但接下来他的一句话让我更心痛了:“我死了不要紧,谁来照看婷婷呀,谁去接送她上下学呀,我不能离开呀……”听到这里,我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跑到外屋,抱住爷爷大哭起来。

听爸爸说,爷爷年轻的时候,还是生产队,每年秋后,队里都要组织社员外出挖河,深秋水凉,他们要跳到没膝深的水里捞河底,时间久了,爷爷就得了这个老寒腿。尽管这样,我读小学的时候,爷爷还是忍着腿痛,接送我上下学,还时不时地背着我走上一段路。那时我只知道在爷爷的背上舒舒服服的享受着,根本不知道爷爷的腿有毛病。直到有一天,天阴了,眼看就要下起雨来,爷爷背起我快步往家里跑。正跑着,爷爷一个趔趄跪在地上,我虽然没被摔着,爷爷的双膝却磕出血来。爸爸说我不懂事,爷爷有老寒腿还让他背着……

眼看着就要开学了,爷爷的“老寒腿”又犯了,我知道他的痛苦,但他不让我给他捶腿,他想让我多学习一会儿。我忍受不了这样的情景,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帮帮他。他再三劝我不要捶,说:“不要紧,不要紧。”我的眼泪快要滴落了,但我擦去了,怕他看见。

过了两天,天晴了,开学的也日子到了。爷爷要送我去学校。我说您的腿有病,就别去了。他说天一晴我的腿就好了。他坚持送我到学校,还给我买了好些苹果。一路上,他不停的嘱咐我:“自己在学校要注意安全,晚上睡觉不要受凉,别担心我……”我不打断他,只是在心中默默的接受他的爱。

“一切都妥了!”他心里很轻松似的,我们爷俩走出了教室,过了一会儿他说:“我走了。”我没吭声,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嘿嘿地笑到:“啥丫头,进教室吧!”说过,扭头走了,看着那逐渐消失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

在学校紧张学习之余,我眼前时常浮现我们爷俩在一起的画面,很幸福,也好心痛。该死的老天又要下雨了,爷爷,您的“老寒腿”又犯了吗?我多想给您揉揉腿呀呀!

本篇发表于年4月《作文周刊》(指导教师张路阳)

姥姥有盏铜油灯

河南省开封市集慧中学黄河文学社王岩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家里很穷。姥姥和姥爷要养活四个孩子。那时候,村里没有通电,一入夜便是一片漆黑,蜡烛一毛钱一根,足够买两个蒸馍了,一般人家庭是用不起的。要照明,油灯就成了首选之物。姥姥家有一盏老油灯,据说是她的陪嫁之物。青铜铸成,高脚细腿,上面的灯盏有小黑碗儿大小,添上麻油,放了灯捻,点燃了便会发出光亮来。

小的时候,我去姥姥家一住就是好几天。晚上一拉开关,满屋统明,可是我仍然缠着姥姥点燃它的铜油灯,不为别的,只为好玩。妈妈说,她从小就是在这盏油灯的陪伴下长大的。

这盏油灯,尽管被姥姥擦拭无数遍,还是给人一种破旧的感觉。边上已经被磨得褪色了,黑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青,灯盏边沿儿还有一个豆大的缺口儿。但姥姥对它仍是爱不释手。妈妈还说,那是姥姥的心爱之物,这盏油灯已经陪着姥姥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了。妈妈小时候根本买不起衣服,都是姥姥纺花织布,做的衣服,这可难为姥姥了,要养家糊口,白天下地干活,是没有时间做这些杂事的。只有到了晚上,姥姥盯着孩子们在油灯下写完作业、睡安稳了,才会在那盏油灯微弱的灯光下,为孩子们忙碌着穿的戴的。纺车前,那盏铜油灯被纺车转起带动的风忽闪着,但到了后半夜依然亮着;织布机左前方吊着的也是那盏铜油灯,机杼声声,灯光闪闪亮亮;穿针一线时,姥姥带上老花镜,就着铜油灯一做就是大半夜。长夜漫漫,油灯在闪着微弱的光,衣服鞋袜缝补好了,她才会用拳头捶捶她那疲惫不堪的后背。吹灭那盏铜油灯,随便躺下

姥姥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视力越来越差。头上的青丝染成了刺目的白发。可她仍不停歇,仍然在那微弱的灯光下做些杂七杂八的事。仿佛她停下来一会儿,就会浑身不舒服。再后来,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可姥姥还不忘那盏铜油灯。妈妈曾不止一次地说,我小时候的连蹄裤、虎头鞋,小肚兜儿,都是姥姥在铜油灯下一针一线做成的。现在姥姥眼花得几乎看不见东西了,也做不了针线活了,可是那铜盏油灯仍在他床头桌角上放着,隔一段时间还要摸索着擦一擦,偶尔也会添上些麻油,点亮一会儿,在如豆的油灯旁,她显得很幸福,也很慈祥。

妈妈每每和我讲这些时,眼中总是泪花闪闪,在那晶莹的泪花中,我看到了伟大的母爱,也仿佛看到了那盏铜油灯微弱的灯光,在细风中摇曳,旁边有姥姥衰老的身影……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有物有序,所有的内容都围绕“那盏铜油灯”展开,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干练,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深沉的的情感,真挚感人,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文章发表在年5月《作文指导报》指导老师任变婷

赞赏

长按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zz/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