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用药 > 你被便血吓到了吗
你被便血吓到了吗
便血是指血与大便相混或先便后血或先血后便,有时表现为粘液脓血便,出血量由数毫升至数百毫升不等,血色有鲜红、暗红等不同,可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
当便血量多或者持续很多天有便血时,患者常因"见血色变"心生恐慌而引发它病;当出血量少或间断出血时,患者可能又"见惯不惊"无所谓。那么,便血究竟有怎样的危害?
便血的危害
短期少量便血,对身体可能无大碍。长期便血,很容易使患者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女性贫血患者还常会出现月经不调、皮肤干燥、毛发枯疏等症状。便血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你是否知道引起便血常见的原因呢?
引起便血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
1、肛裂引起的便血,患者多为便纸上带血或滴血,色鲜红,常伴有大便干结、大便时肛门撕裂样疼痛,且多为周期性疼痛,肛门视诊即可发现患者肛管皮肤有纵行裂口或梭形溃疡,常伴发哨兵痔和肛乳头肥大。患者往往近期进食了辛辣食物或饮酒等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继而便血、肛门疼痛,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2、内痔发炎或糜烂时导致无痛性便血,多为便纸带血或滴血,血色鲜红,量较少,也可表现为蹲位排便时射血,反复大量出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肛门镜检查可确诊,其特点为:直肠末端粘膜隆起,呈樱桃状,大小不等,表面充血或糜烂、渗血。临床上对于中年以上便血患者,即使肛门镜检查发现了内痔(炎症、糜烂等),最好也常规作结肠镜检,以排查结肠癌。
3、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易与内痔混淆,其血色鲜红或暗红,量可大、可小,低位直肠息肉有时可见肿物脱出肛外。肠镜检查可以发现肉眼可见的息肉:色粉红,有蒂或无蒂,可大可小,单发或多发。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学者公认为癌前期病变,因此息肉无论大小、是否有症状,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切除并送病检明确性质。
4、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致结肠壁缺血、缺氧损伤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常发生在60岁的老年人,临床上可不典型,以鲜血便为主,其次为暗红色血便、血水便或脓血便、粘液血便,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栓塞、痉挛或低灌注状态可能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当精神应激、创伤、腹泻等各种因素导致肠蠕动过快、强度过大时,会引起肠腔内压力升高,局部肠粘膜血流减少,造成一过性肠粘膜缺血性损害。肠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5、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急性期引起的便血多为粘液脓血便,常有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呕吐等,易误诊为感染性肠炎,但反复大便培养并无病原菌。慢性期粪便带血或偶有柏油便史,腹痛、腹泻不明显。结肠镜检查可见弥漫性炎症和散在表浅溃疡,常需结合腹部X线或病检以确诊。目前中青年发病人数较多,考虑给工作、学习的高压力有一定关系。
6、感染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出粘液脓血便,伴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腹痛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腹泻,10~30次/d,并有高热、心动过速、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其血常规检查多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百分比高于正常、大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有病原菌等可确诊。
7、结肠癌便血为无痛性,初始时血色多暗红,常伴有粘液或脓液、里急后重、腹痛等,晚期可发生肠梗阻、极度消瘦。低位直肠癌指诊可触及质硬、基底粘连固定的肿块,后期中央有凹陷性溃疡及肠腔狭窄,结肠镜检及病理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中年以上患者反复出现便血,虽无大便习惯改变或体重明显减轻等情况时应高度重视,医院予以肛门指检及结肠镜检查以排查结肠癌。
出现便血时,不要太担心,要分析原因,年轻人多数是内痔和肛裂,特别是一些鲜红色,无血块、无粘液的便血,大多数为肛管直肠下段出血。但是出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以免耽误病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