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用药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康复与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康复与进展
概述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VaD)的一大类综合征。血管性认知障碍概念的引入,有助于强调血管性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检出率,从而尽早对血管性因素进行干预。 临床表现神经系统表现:突出表现为执行功能差(目标确定、起始、计划、组织、顺序、转移、保持、抽象等能力)、信息处理速度慢和注意力损害;早期,记忆、定向力和语言损害不明显;晚期,记忆能力损伤严重并发展为痴呆。精神行为改变(BPSD):突出表现为抑郁、淡漠、人格改变、精神运动迟缓、情感失控、行为异常(无抑制和反常行为);患者的抑郁主要为始动性差和精神运动迟缓,而非突出的情绪低落,属于血管性抑郁。 发病机制脑出血、脑梗死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皮质、海马等脑组织损伤;至少40%以上VaD患者有胆碱能神经损伤。脑卒中后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与血管损伤的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引起脑内Aβ的沉积,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可能与VCI发病有关。 影响因素人口社会学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等;血管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代谢综合征;遗传因素: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脑卒中相关因素:脑组织损伤大小、双侧脑梗死、重要部位的梗死、白质病变;可能的其他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等; 康复治疗策略与措施
治疗原则:防治脑血管病、改善认知功能、控制精神行为异常;
康复治疗——认知康复训练:
(1)恢复性治疗策略:PQRST
P(preview)—预习
Q(question)—提问
R(reading)—阅读
S(state)—陈述
T(test)—测验
(2)代偿性治疗策略调整环境:将常用物品如钥匙、钱包、电话本放在病房床头柜显眼处;使用外部辅助器:如记忆笔记本即是一种个人记忆辅具。
(3)认知康复训练的内容注意力训练:主要运用刺激——反应方法。即让患者在相关的视觉或听觉刺激物里进行鉴别与选择,如比较两幅图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定向力训练:针对时间、空间、人物的定向反复训练与强化,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如训练时间感时,嘱患者按时睡觉与起床,由护士按时督促,并给予秒表、日历等工具帮助患者逐步掌握时间感。视觉空间结构能力训练:给予视觉扫描或视觉观察等基本能力和行为治疗。如删除指定字母的删除作业;按图拼积木等。记忆训练:每天的日常生活活动安排列表贴于患者床头处,并逐步规律化。计算能力训练:包括数字认识、数字游戏或作业等。执行功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如从报纸中找出所需信息等;注意将这方面的训练应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活动之中,如安排医院小卖部或附近的商场购物。语言与交流障碍的训练:按语言与交流障碍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方法同失语症。 康复进展——TMSCVFT-MG
采用三个CPU控制输出波形,双路独立输出;
采用最新滤波技术,更高电流强度,治疗范围更广泛。
在前几代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研发和临床使用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技术改进。
*在国家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效输出电流和降低了输出开路最大电压峰值,更有效安全的克服了颅骨屏障。
*采用最新的滤波技术,调整了频谱范围,过滤了大量无效的、带来刺痛感的波形。增加了治疗过程中病人的舒适感。
*采用3CPU技术控制,填补原治疗过程中有效输出的停顿间歇,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治疗效果。
*无须调节比率、频率,使操作更有效便携。
*采用液晶显示,即时输出频段同步显示,更利于治疗菜单的选择。
治疗方法:
治疗电极置于双侧乳突处,用仿生物电自颅外无创伤刺激脑部。
与脑供血有关的适应症:
>脑梗死各期,脑出血恢复期,脑外伤促醒,脑供血不足;
>偏头痛,失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
>眼底动脉出血,眼疲劳等;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小儿脑瘫。
部分内容来源于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医院胡昔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