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饮食 > 20袋血见证3毫米与5小时的较量
20袋血见证3毫米与5小时的较量
近日,急救车的鸣笛声划破了午夜的宁静,急促的脚步声拉开了抢救病人的序幕。而救护车里的患者此时并不知道,他将面临生死考验。
命悬一线迅速出动
被抢救的患者姓钱,53岁。在4小时前,他还如往常一样,饭后锻炼身体。不见他有何身体异样。突然,只听见一声“哎呀”,钱先生忽然捂住上腹部并无力地喊着“好痛”,身体巍巍颤颤的就要倒下,身旁的同事赶忙扶住,刹那间,大家都慌了。当时意识尚清的钱先生作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也最正确的抉择——拨打医院救治。
生死攸关急诊剖胸探查
入院后,患者疼痛稍事缓解。消化外科针对钱先生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排查,胸部CT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后纵膈增宽,食管中下段显示不清,不除外后纵膈占位出血,因为疼痛已缓解。选择暂时保守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忽然再次出现胸背部疼痛难忍,并大汗,急诊行食管纵膈造影及增强CT检查,发现纵膈内高密度影较前明显增大,两次CT检查时间间隔18分钟,左侧胸腔积液明显增多,考虑纵膈内自发性血肿的可能。遂请胸外科主任张显军会诊,张主任阅片后立即进行左胸诊断性穿刺,抽出不凝血,诊断为进行性血胸。决定急诊“剖胸探查”。
医患沟通协力召唤奇迹
11时许,病人被推入手术室。此时患者神智淡漠、血压70/30mmHg,心率次/分,处于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状态,情况十分危急。经过快速补液、输血等处理后,休克状态得到一定纠正,手术开始。虽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切开患者胸腔时,医生们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患者左侧胸腔大量积血,约ml后下纵膈巨大血肿,血肿下方胸膜破裂,可见搏动性出血,解剖结构极其不清。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医生通过充分沟通后,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先完成降主动脉套带,以保证能够及时阻断主动脉止血,然后打开血肿探查止血,同时快速输血,并备足血源,但是否继续探查,还需要与患者家属沟通。在听过张主任简洁明了的叙述后,钱先生妻子眼中闪过一瞬绝望的泪光。随后,她对张主任说“只要您把手术做完,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接受!”说着,在知情同意书上颤抖地写下:“同意继续手术”六个字。有了家属的认可,再次回到手术室的张显军主任立即与院长助理李凤双、王德纲主治医师继续实施手术,一点点抽丝剥茧、清除血肿,终于发现降主动脉内侧发出的一段变异的畸形迂曲的动脉血管显露于术野,直径约3mm。正常情况下,这支血管直径不会超过1.5mm,考虑变异血管出血可能性较大。沿着血管探查,终于发现血管进入食管肌层后形成动脉瘤,而出血原因正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在手术组人员配合下,完整的切除了变异的血管,完成了止血操作,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瘤体破裂的血管仅有3mm,但却是这3mm的动脉,让钱先生经历了生死劫难。术中先后输血达余毫升——整整20袋血!当时全院只有3个单位的血液库存量,在5个小时的抢救中,工作人员时刻与市中心血站保持着联系,保证了血液的供应。下午5时许,手术顺利完成。随着心电监护仪上有节律的滴答声,钱先生迎来了他的新生。抢救成功了!
安然闯关填补我市空白
术后,钱先生平安返回监护室,经过大量输血补液及对症治疗,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目前,钱先生已经转入普通病房。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是及其凶险的外科急症,往往因为出血凶猛,短时间内致使病人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来不及救治而死亡,抢救成功率很低,死亡率极高。此例食管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抢救成功在于细致准确的判断、果断及时的手术以及术者高超的手术技术和严密的监护。如此高难度抢救成功的医院为首例,实属罕见,在市内还未见报道。同时,此次抢救的成功标志着该院胸外科的抢救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