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饮食 > 脑出血的护理要点
脑出血的护理要点
一、概念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死亡率高,常见原因有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
二、临床特点
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大多数在兴奋、重体力活动中发病,数分钟或数小时达高峰,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血压大多增高,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三、医疗目标
1、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
2、积极抗水肿,降低颅内压,保存个体,维持生命。
3、及早康复治疗,降低致残率。
4、调整血压,改善循环,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四、护理目标
1、积极抢救,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予处理。
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
3、积极给予康复指导和训练,降低致残率。
4、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实现高质量生活。
五、护理问题
1、排便异常、尿失禁活尿潴留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紊乱有关。
2、便秘意识刚爱、中枢神经紊乱、活动减少、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出血吸收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有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有关。
6、有脑疝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六、护理措施
1、常规护理
①活动为了避免再出血加重病情,在出血急性期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应卧床2-4周。待复查头部ct得知脑子里的血块已经吸收完全,并且无脑水肿现象时才可以遵医嘱下床活动。清醒病人此时一般比较着急,需要医护人员与家属多与病人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对于有躁动现象,给予加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给予镇静药,使其安静。
②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去除对皮肤刺激的有害因素。
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并将红肿部位给予按摩,在骨隆凸处放棉垫或铺气垫床,在两腿之间和两个足跟处要使用小软枕垫上,以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
留置胃管者护士会给病人做口腔护理,有假牙应取下,防止窒息。
留置尿管者,应每日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两遍,家属应多喂病人水,一般在ml以上。
③饮食护理急性脑出血重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一般禁食,以静脉输液来维持营养、补充足量的热能。
发病第二天不能进食者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饮食,医院营养师为病人配置营养液,并再次给予饮食指导。
鼻饲过程中注意温度和量。一般一次不超过ml,两餐之间间隔至少2小时。
有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待无咖啡色胃液返流后再进食。
对于有胃管返流者,每次喂饭前要回抽胃液,胃液小于ml者可少量喂食,大于ml者暂缓进食。
④心理护理病人住院前几天拒绝探视,避免引起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再出血。神志清楚的、意识好转的患者讲解疾病的转归、治疗,消除其紧张心理,使其情绪稳定利于早日患者康复。
2、特殊护理
①颅高压护理
体位颅内压增高者,床头抬高15°-30°,伴昏迷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口腔内分泌
物引流。
降温发热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若体温高,即时报告护士。体温在38℃以下尽量采用物理降温。
保护脑细胞即时、准确的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同时观察药液有无渗出到
皮下,避免发生组织坏死。为减少脑细胞损坏,及时吸氧,氧流量2-3L/分。
②大、小便护理
尿潴留者,应给予留置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
尿失禁者,注意更换尿布、床单,防止尿液对皮肤刺激,发生压疮。
由于疾病影响、卧床时间过久、活动减少、饮食摄入减少、肠蠕动减慢,易发生粪便潴留。3天以上未大便者应使用甘油灌肠剂保留灌肠。
③肢体障碍的护理注重肢体摆放及功能锻炼。
急性期应将肢体摆放于正常功能位,避免因关节摆放位置的错误而影响肢体的活动甚至出现并发症(如肩手综合症)。
恢复期或稳定期积极进行肢体及全身的功能锻炼,
上肢尽量保持伸直状态;下肢经常进行屈伸锻炼,可以转转踝关节,勾勾脚趾,双下肢保持脚底踩床,双腿直立状态,这些同时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七、健康指导
1、环境创造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便于情绪稳定、休息。减少探视、陪待人员,避免声光刺激,保证休息。病情好转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的食物为主。合并糖尿病者,应控制食物的量、种类。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多喝白开水,确保大便通畅。
3、日常活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并摆好肢体功能位,2周后在床上进行被活动,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4、心理护理保持平静的心情,避免情绪的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引起血压波动,诱发再次脑出血。
5、控制好血压,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病人出院后在家要定时监测血压,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及时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