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护理 > 健康科普出血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健康科普出血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血液内科副主任张纯副教授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主要表现为:1、皮肤黏膜下出血:各种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血管及血小板疾病,最常见、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是皮肤、黏膜下出血。其表现因出血程度、范围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呈现下列类型。(1)出血点指皮肤上直径2mm以内的出血,多如针头大小,通常不高出皮面,按压不退色。早期呈暗红色,1~2周内完全吸收。出血点可散在分布全身各部位,以四肢较多见,躯干下部较常见。(2)紫癜为直径3~5ram的皮下出血不高出皮面,压制不退色,其性质、特点、部位及临床意义与出血点相同。(3)淤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分布部位与出血点、紫癜相同。单发及多发小片状淤斑,一般提示为血管或血小板疾病;大片淤斑常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4)血疱口腔黏膜血疱常为重症血小板减少的表现。(5)鼻出血血小板疾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见。但高温、气候干燥情况下,正常人也可出现鼻出血。如只有一侧鼻腔出血,局部血管因素要比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6)牙龈出血是血小板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2、深部组织出血:深部组织出血常见于较深皮下、肌肉、关节腔及浆膜腔等部位。(1)学肿较深部皮下、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出血。血肿较大时可引起胀痛,压迫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轻度外伤或自发血肿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2)关节出血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踝、肘、腕及髋关节等。早期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穿刺可抽出不易凝固的陈旧性血液。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关节永久性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关节出血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3)浆膜腔出血主要见于愎腔、胸膜、心包及睾丸鞘膜出血。原因不明或自发性浆膜腔出血多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4)眼底出血多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及严重血管病变者,其他出血性疾病较少见。
3、内脏出血:内脏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引导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出血量较大。除相应器官、系统症状外。还可伴有失咖引起的循环障碍,甚至休克等症状。主要见于重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因子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