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护理 > 便秘的治疗完整版
便秘的治疗完整版
一.便秘概述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本症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成人若超过日即可视为便秘。
、正常排便
()次数:新生儿每日6~8,多可以到0次,~个月以内每日4~6次,3~6个月每日~4次,7个月~岁每日~3次。岁以上每日~次,或次/~日。
()便质:
母乳喂养:呈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有酸味,每日~3次。即使每天大便达到3~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状,也可视为正常。
奶粉喂养: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养的婴儿,粪便呈淡黄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次。
混合喂养:混合喂养儿粪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黄、软。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接近成人,每日次。
、便秘危害便秘容易引起失眠、烦躁、腹部胀满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便秘容易引起痔疮、脱肛、肛裂出血等等。故需及早治疗。
二.病因病机常见病因、感受外邪
相关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也和季节气候影响有关。有什么天气就有什么样的病症。春季多风热,风热伤阴,津亏便秘。夏季暑湿,郁闭肺气,大肠不通,导致便秘。秋季多有秋燥,燥热伤津,导致便秘。冬季内热,肠热津亏,导致便秘。感受风寒,导致风寒便秘。
()风邪导致便秘
《圣济总录·大便秘塞》:“若风气壅塞,肠胃干涩,是为风秘。”
()寒邪导致便秘
《伤寒猝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将便秘分为阴结和阳结,如《伤寒论·辨脉法》:“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圣济总录·大便秘塞》:“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为冷秘。”
(3)热邪导致便秘
《素问·气厥论》:“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
《伤寒猝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将便秘分为阴结和阳结,如《伤寒论·辨脉法》:“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4)燥邪导致便秘
《圣济总录·大便秘塞》:“或胃燥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者也。”
(5)暑湿导致便秘
叶天士:“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以清之攻之不效。”
比如以前曾经治疗过一个4岁孩子咳嗽,我看了看属于湿热蕴肺证。同时该患者长期便秘。后来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咳嗽好了的同时,便秘也基本好了。
陈皮5g、茯苓6g、黄连3g、法半夏3g
生甘草5g、枳壳4g、乌梅6g、生姜4片
大枣4个、竹茹6g、白扁豆(打碎)0g、杏仁3g
薏苡仁0g、厚朴5g、藿香(后下)5g、苍术5g
5付。水煎服,日一剂
用法:先加水大约ml,泡30分钟,先用大火烧开,之后换用小火煎煮5分钟后放藿香,然后再煎煮5分钟即可。煎煮出来大约ml药液煎煮一次即可。然后分成两次或者三次将药液服下。日服用一付药。可以加白糖或红糖皆可,与吃饭间隔30分钟。
、气血亏虚
先天不足,身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亏损。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液不能滋润大肠,导致大便排出困难。
3、饮食不节
①辛辣:饮食不节,肉食过多,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气滞不行,或于热病后耗伤津液,导致肠道燥热,津液失于输布而不能下润大肠,于是大便秘结难于排出。
②蔬菜水果摄入过少:例如7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应添加一些菜泥,水果等。若摄入过少,则容易引起便秘。
《圣济总录·大便秘塞》:“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为热秘。”
4、情志原因
()心理、习惯影响:有的小儿憋着不排便,直到憋不住的时候再去排便。或者有的儿童到了陌生环境,不敢去不习惯去排便,导致便秘。
父母、情绪的影响:
①源于母亲。对于纯母乳的孩子来说,也会导致肠胃有热。其原因在于母亲自身火气大的影响。母亲自身由于发脾气,急躁易怒等导致自身火气大,那么也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孩子。人的疾病是可以传染的,不仅仅是传染病。曾见一小儿口舌糜烂,其母素着急上火,断其乳后,其子之疾亦愈。再如父母肝火旺盛,往往也会导致孩子的肝火旺盛。
②情志:父母的急躁易怒容易传给孩子,导致孩子急躁易怒。肝司二便,当肝火旺,肝气上升时,则大便不容易下降导致便秘;当情绪紧张时,肝气犹如扎进口袋的绳子,肝气不松,则大便无法下来。受到惊吓。憋着。
5、其他疾病的影响。
例如感冒以后,出现便秘。
常见病机便秘的基本病机属于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感受外邪和五脏六腑的功能失常有关。例如气血亏虚,大肠传送无力则导致便秘;胃肠燥热,大肠传导无力,也可以导致便秘;若感受外袭,邪气阻滞,传导受到阻碍,也会导致便秘。《圣济总录·大便秘塞》:“大便秘涩,盖非一证,皆荣卫不调,阴阳之气相持也。”
便秘的病性大体可以分为虚实两方面。虚证多与脏腑功能亏虚有关,实证多与脏腑气机不调以及感受外邪有关。
三.治则治法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祛邪:疏风散寒,清利湿热,化湿解暑。
扶正:补益气血。
风寒暑湿燥火证为实证。实证需要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气虚亏虚证则属于虚证。虚证需要以补正为主,驱邪为辅。
四.病证治疗.新生儿便秘
表现:大便粗硬而干,或带血丝,无其他不适。平时没什么感觉,没有明显的寒热虚实变化,尤其是越小的儿童常见。
病机:喂养牛奶或羊奶,略有温燥,久之多致大便干结,从而肠燥便秘。或奶量吃得少,或呕吐较多,或天气炎热或燥热,水分挥发太多,可引起暂时性的便秘。
辩证:大肠燥热津亏
治则:凉润通便。
方剂:单纯性便秘方
炒山药、生甘草、冬瓜仁、茉莉花茶(后下)、胖大海各6g。
加减法:若是大便颜色发暗,多为脾胃有寒,轻者可加生姜5片,重者可加干姜(切碎)6g、藿香6g、枳实6g;寒重而腹部冷痛可再加木香6g、川椒6g;
用法:开锅后小火煎煮分钟,然后放茉莉花茶,再过3分钟即可。只煎一次,煎煮出来大约ml~m,分成两次或者三次,内服,也可以加糖,红糖或白天皆可。药量与年龄相当,如6岁儿童直接用上面药量,0岁以上均用0g。
现今儿童便秘较为常见。添加的奶粉、钙粉等,吃的牛奶、羊奶等性多温燥。久之多致肠燥便秘。儿童大便时每每因大便难解哭闹不休,重者致肛裂便血痔疮等,着实令人痛心。可用此方。此方凉润平和,专为儿童设计。
胖大海治新生儿便秘:
许多小儿大便燥结,数日一行,甚至出现肛裂。或怕痛而不敢大便,更加重便秘。可用温和凉润通便的胖大海4~6枚,以开水50ml泡5分钟,每取0~30ml左右兑入奶瓶中,每天~5次即可。例如一0天大新生儿便秘,干结难行,~3日次大便。用此法,两天后痊愈。
.寒结便秘
寒结便秘也常有。儿童便秘有寒结便秘,也有热结便秘。或问:肚子受寒不是应该腹泻吗?答曰:肚子受寒可致腹泻,也可致便秘不通。如在冬季,天气寒冷,河水凝结成冰,河水无法流动。在人体也是如此,若脾胃寒气重,阳气亏虚,无力推动大肠,气机不通,故产生便秘。
表现:便秘,腹胀、腹部皮肤温度低,大便颜色多发黑发暗,容易有腹痛,或有口苦口臭(较少见),纳食减少,小便清长,舌淡红苔白。日前一小朋友便秘,~3日次,大便虽然成块儿,但是表面不干燥、不臭秽,此为寒结。
病因:①平时多是虚寒体质。②吃凉的食物过多(指温度低的食物)。在炎炎夏日里,在吹风受寒、吃冷饮、容易受凉的日子里,儿童也容易出现寒结便秘。③衣衫单薄,吹风着凉。
病机:
寒伤阳→阳气弱→.排便动力减弱→便秘;.阳不化饮→津液不布→便干;如冬日寒冷而干燥。3.寒气重→凝滞而主痛→腹痛。
正如《医碥·大便不通》曰:“有寒结,冷气隐于肠胃,阴凝不运。津液不通,故结也,脉沉迟,不能食,腹痛。即仲景所谓阴结也。”
辩证:寒结便秘。
治则:温阳益气,通便止痛。
方剂:附子理中丸或桂枝加大黄汤等。
大黄(后下)3g、当归0g、干姜0g、附子6g
党参0g、芒硝6g、甘草6g、火麻仁5g
枳实6g、厚朴6g、杏仁5g
小方法:
热水袋热敷肚子:将热水袋放在肚子上,待温度下降变凉后更换外敷,连续30分钟。
病例:
岁半儿左眼麦粒肿及眼白发红并长期便秘,便黑粗硬。此寒结便秘,阳明不降。予火麻仁0g,白芍、党参、扁豆各5g,干姜、厚朴、甘草、当归、杏仁、枳实、桔梗、银柴胡、藿香、桑叶各3g,熟附子(先煎)、生大黄(后下)各g(该方请勿随意使用)温下清上,疗效堪夸。
3.热结便秘
表现:大便干结成球,面红身热,腹胀、口苦、口臭、纳食减少,腹部胀满,小便黄少,舌红苔黄燥。
病因:()感冒发热未能及时治疗,热入阳明。()吃辛辣食物过多。辛辣的食物最典型的是辣椒。因为辛辣的食物本来就是热,容易助长脾胃的阳热之气。(3)平时多是阳热体质。
病机:()“六腑以通降为顺”,阳明胃热,热性炎上,气机上行,胃肠不能通降,导致便秘。()热邪伤阴,导致胃肠津液匮乏,大便下降受到阻滞,因此便秘。
辩证:热结便秘
治则:清热通便。
方剂:大承气汤(生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当归龙荟丸。
蒲公英治小儿便秘
方剂:新鲜蒲公英30-60克。
用法:将新鲜蒲公英水煎5分钟,干品水煎0分钟左右,水煎00-50ml,每日剂顿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3次服。药煎好后,可加适量白糖或蜂蜜调味。疗程视病情而定。
验证:用本方治疗儿童便秘患者88例,均获治愈。其中,服药剂治愈者35例;3剂治愈者例;5剂治愈者例;6剂治愈者0例。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来源:《吉林中医药》
4.肠燥津亏
表现:大便干结成球,排便困难、身体热像不明显,干的症状明显,比如口干口渴,腹胀、口干渴口苦、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而干燥。多见于秋季,冬季。秋季燥气容易导致津亏,导致便秘。冬季北方暖气较热,容易伤津肠燥。
①平时阳热体质日久伤了大肠津液。②吃辛辣食物过多,蔬菜瓜果摄入过少。辛辣的食物最典型的是辣椒。因为辛辣的食物本来就是热,容易助长脾胃的阳热之气伤津。③气候环境影响:北方室内温度过高。在北方,每到冬天来暖气,儿童就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大肠津亏,干燥,进而便秘。④运动过多,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
病机:肠道如航道,大便如舟船。若肠中津亏,大便难以下来,犹如河中无水,舟船难行。此时需用增水行舟法通便。燥可以有热,即燥热。燥证的主要表现是伤津,所以燥的表现主要是大便干结,甚至成球状。燥证导致的便秘也叫无水舟停。因为大肠有燥,大肠的津液亏少了,此时大便不通是因为津液少而不通。粪便好比是舟,大肠好比是河道,津液好比是河水。河流中的水少了,舟无法前进。那么大肠中的津液少了,自然大便不能通下来。燥和热的治法也不一样。燥的治法主要是滋阴润燥通便。
另外,许多儿童大便干燥如球,坚硬,甚至肛裂出血,从表面上看,似是热燥食物所致,但用攻下后虽可暂下,而后如旧。次干燥大便,非一时所得,多是脾胃损伤,津亏血少所致。须以火麻仁,郁李仁,少量大黄等药,润肠通便。
辩证:肠燥津亏
治则:增液通便
方剂: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各0g)、五仁丸
对大肠干燥,阴亏便秘,中药方可以用增液汤。例如岁余小朋友便干结难解,妈妈讲干结成6个球,碰的马桶砰砰响。细问方知北方暖气,室内干燥,大肠阴液亏虚。此为津亏便秘,可用增液汤:
用法:开锅后用小火煎煮5分钟。主治大便干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推拿:可以用补肾经、揉涌泉、揉太溪、清肝平肺、清天河水、清大肠、清小肠等。
5.暑湿郁闭
表现:多见于夏季。暑湿还能导致便秘,有的甚至是严重便秘。当天地湿热之气较重的时候,人自然也有湿和热。暑湿也可致严重便秘。多发生在夏天。便秘,大便干结,胸闷,纳呆等。具有暑湿的特点。即多在夏季暑湿之气特别严重时发生,舌苔白腻,舌红苔白或黄。
病机:原因是什么?郁闭肺气了。上窍不开,下窍不通。
夏季暑湿导致便秘的机理就是暑湿之气郁闭肺气,上窍不开,下窍不通。叶天士: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以清之攻之不效。
辩证:暑湿郁闭
治则:清利暑湿。
方剂:暑利湿通便方
桑叶6g、浙贝6g、郁金6g、藿香6g、白蔻仁(后下)6g、茯苓6g、连翘6g、通草6g
开锅后用小火煎煮5分钟后放白蔻仁,再煎煮5分钟即可。
茉莉花茶治肺气郁闭便秘:
肺气郁闭可致便秘。叶天士:“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以清之攻之不效。”此时用茉莉花茶一杯即可治疗。茉莉花茶味苦降气,芳香升清气,化湿气。一升一降,大便得通。
我家孩子6个多月,平日大便很规律,突然3天还没有大便。可把在家帮忙照顾孩子的岳母急坏了,反复问我怎么办?我说先用顺时针摩腹,然后再给孩子喝点茉莉花茶。岳母照做了。当日大便次。呵呵,后来有一次喝茶喝的太多,兴奋的难以入睡。这个要避免,尽量在白天喝茶。
在临床中,遇到不少便秘患者,包括小宝贝,都属于这种情况。曾遇到过之前用承气汤,增液汤,温下法等通便无效者,转用此法得效。清法攻下法不效皆因病在气分,攻之清之不效之故。有时候家长要求快一些,就用药清肺气郁闭,没有用任何直接通便的药如生大黄等,但是通便的效果确实惊人的好。
病例:
暑湿咳嗽治验3:这个小朋友每次咳嗽都会迁延一个月。这次咳嗽半个月了,还不好。遂来诊。诊为暑湿咳嗽,予以暑湿咳嗽方加减治疗。5付药(病例中药方针对该病人,请勿乱用)后咳嗽已止。
再如,暑湿便秘,为何不用直接通便的药,却通便效果很好,为什么?
此患者虽咳嗽日久,但还有严重便秘,便干如球。此为暑湿便秘。暑湿郁闭肺气,上窍不开,下窍不通,津液不布,因此便干难解。我在药方中未用通便药(大黄、火麻仁、番泻叶等),只是针对暑湿用药。事实证明,复诊时大便基本回复正常。
病例:
57岁女,容易疲劳,乏力,咽哑,咽部略红肿,腹痛,颈部不适,容易腹胀,容易昏昏沉沉,记忆力差,便秘~日一次,小便黄,舌红苔薄白,两脉沉滑。上焦湿热,肺气郁闭,气血亏虚。
桑叶g、浙贝g、杏仁g、郁金5g
藿香5g、瓜蒌皮0g、淡豆豉g、党参0g
茯苓0g、通草6g、白芍8g、生意薏苡仁30g
连翘6g、黄芩0g、生姜30g、竹茹5g
6付。水煎服,日一剂。
用法:开锅后用小火煎煮0分钟即可。
6.食积化热
表现:便秘,前干后稀软或干稀不调,大便臭秽,臭鸡蛋气味儿。平时容易急躁易怒,腹胀、口苦、口臭、腹部胀满,小便黄少,舌红苔黄燥。
病机:①饮食物过多,导致食物积滞不化,郁久化热,导致大便不通。②脾气急躁,燥气化火,火伤阴液,导致大便前头干。由于肝火并不是特别多,所以伤津情况并不是特别重,所以出现仅仅大便前头干结。③脾胃弱,肝木乘土导致大便后头稀软。平时宜精神放松:精神紧张了,就会大肠的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了,胃肠蠕动减弱。精神放松了,就会增加胃肠的蠕动。从而有利于排便。
辩证:饮食积滞,湿热内生。
治则:清湿热,消积滞。
方剂:保和丸、六磨饮子、枳实导滞丸。
组成:槟榔、沉香、木香、乌药、大黄、枳壳各3g,煮水喝。
破气宽中通便。治气滞腹痛,大便秘结而有热者。
7.气血亏虚
表现:排便时间间隔长,便秘不畅,大便便质如常,就是没有排便的感觉,或者有了排便的感觉,但是没有力气排下来。或大便不干硬,但难以排出,面唇皓白,指甲无华,行瘦气怯,腹中冷痛,喜热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虚,指纹淡。肾阴亏虚也可以导致便秘,大便略微干结,严重时成球,手心脚心干热,或者平时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虚弱或虚数。
病机:①气血亏虚。()体质较弱。平时容易劳累。②体质偏于阴虚。③身体发育不够好,全身机能较差,早产等。气血亏虚与脾胃,肾气有关。《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关系密切。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色黑,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强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灵枢·杂病》:“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便溲难,取足太阴。”《圣济总录·大便秘塞》:“或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竭,渴而多秘者,亡津液也。”
同时也与脾胃有关。《金匮》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辩证:气血亏虚
治则:补益气血
方剂:麻子仁丸、五仁丸。肾阴亏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
火麻仁8g大黄6g(后下)枳实6g厚朴6g白芍9g蜂蜜一两杏仁0g。
五.其他治疗方法.针刺治疗
选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
配穴:热秘加合谷、内庭;气秘加太冲、中午;气虚加脾俞、气海;血虚加足三里、三阴交;阳虚加神阙、关元。
来源:《针灸学》第7版教材。
.耳穴疗法
选穴: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
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在穴位上,要求有痛感。嘱咐病人每日压3~5次,每次压约5分钟,以压完耳朵发热,外表发红为度,隔日换对侧耳朵,同时去掉旧的。4周为一疗程。
3.小儿推拿法
基础手法:顺时针摩腹揉脐、揉天枢、清大肠、顺运内八卦、退下七节骨各00到次。
加减法:肠胃有热加清小肠、清天河水;脾胃气血亏加揉足三里,捏脊,揉涌泉;肠燥津亏加补脾经、揉二马、揉肾俞滋阴润燥,理肠通便;脾胃寒加推三关、补脾经各次;食积气滞加;搓摩胁肋、顺运内八卦疏肝理气,顺气行滞
4.热敷法
近来不少儿童脾胃受寒出现腹痛腹胀、发热、便秘等症状,可用热敷法缓解并治疗。方法:将粗盐用不透气的布包成盐布袋,放在微波炉加热,大约80度左右。然后隔衣放在肚子上(注意别烫着),每次0~30分钟,每日~3次。多有良效。同时对受寒导致的腹部淋巴结肿大等病症也有较好的效果。
5.肚脐贴敷
① 寒凝胃肠用葱白贴服肚脐。寒结便秘多大便颜色发黑,气味不大,伴有手脚容易发凉,或者腹痛等腹部受寒表现。方[药物]葱白适量[制法]和饭,捣成饼状。[用法]敷于脐中。用于大小便不通。[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② 热结便秘:多大便干结,干裂,甚至干结成球,排版费力,并有手脚容易热,面色红等热性症状。用芒硝、皂角末:[药物]芒硝6g,皂角末.5g。[用法]将上述药物混合,加水适量调和成膏状,敷于肚脐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说明]用于热结便秘。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部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出处]敷脐妙法治百病,马汴梁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00年3月第3版,53
③ 脾胃气虚便秘:多有脾胃虚弱日久,容易疲劳乏力,说话声音低而无力,大便颜色基本正常,气味不大,排便需要费力。[药物]连须葱白60g,淡豆豉、食盐各9g,生姜30g。[用法]将以上诸药混合共同捣烂成膏状,制成圆饼,在火上烘热,立即敷在肚脐上,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日换药次。[说明]用于虚性便秘。[出处]敷脐妙法治百病,马汴梁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00年3月第3版,55
④ 各种类型的便秘:[药物]杏仁37枚,葱白3根,盐各适量。[制法]将杏仁去皮生用,葱白切碎,也食盐一同研成膏状。贮瓶备用。[用法]用时取枣大,涂脐上,并用手在肚脐上反复按摩,每次40到60分钟,每日次或3次。用于各种类型的大便不通。[出处]敷脐妙法治百病,马汴梁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00年3月第3版,56
6.中成药的使用
寒结便秘:附子理中丸(桂枝茯苓丸)、附子理中丸、桂枝茯苓丸。
热结便秘:当归龙荟丸、枳实导滞丸、麻子仁丸
食积化热:枳实导滞丸、保和丸、四磨汤
枳实导滞丸:适合饮食过多,运化不及,以致食物停滞,积于胃腑,气机阻滞,出现肚腹胀满、大便秘结之证。君以大黄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臣以枳实行气消积,而除脘腹之胀满;佐以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能厚肠止痢;以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且可止泻;用白术健脾燥湿,以攻积而不伤正;神曲消食化滞,使食消而脾胃和。诸药相伍,使积去滞消,湿化热清,则诸证自解。
保和丸:食积不化,口苦口臭,不饮食,便秘。
四磨汤口服液:腹胀、腹痛、便秘、纳呆、厌食。组成:槟榔、沉香、乌药、枳壳。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气血亏虚、血燥:麻子仁丸、五仁丸、六味地黄丸:
麻子仁丸:脾胃气血亏,胃肠略有积热
五仁丸:便秘日久,大肠津枯血燥,排便乏力。
六味地黄丸:侧重于肾阴亏虚,脾肾不足便秘
六味地黄丸是北宋儿科名医钱乙针对小儿所创立的药方,是小儿专用药,专门用于小儿肾阴亏虚病证。其实六味地黄丸还可以用于小儿习惯性便秘,大便干结如羊屎球。
用量用法:年龄:岁,成人/5用量。~3岁成人/4用量,3岁以上成人/3用量,5岁以上,成人/用量。
灵活加减法:若是以上用量过多出现腹泻,可以适当减少用量。若是以上用量过少,连续服用一周以上,疗效不佳,可以适当增加用量。服用时间:可以连续服用7日~4日,应当会有所缓解,若是无效,建议停用。
适应类型:因为儿童便秘有多种类型,六味地黄丸只是适合脾肾亏虚,脾阴亏虚,气血亏虚,大肠燥热轻症所致的便秘。对于暑湿或痰湿阻滞便秘,大肠燥热重症便秘,突然感冒发热的便秘,肝气侵犯大肠所致便秘,阳虚便秘等等效果较差。对此请勿使用。
六.预后预防.通便食物的选择
通便水果
火龙果:火龙果是大家熟悉的水果,汁多味清甜,同时也是儿童比较温和的通便水果。火龙果性平、微寒,味甘酸。归肝、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润肠通便之效。适用于儿童由于大肠燥热津亏所致便秘,症见大便干结,便秘难解,小便发黄,口舌生疮等症。注:虚寒便秘不宜用。
木瓜:木瓜是大家熟悉的水果,不但味道又香又甜,同时也是儿童比较温和的通便水果。木瓜性平、微寒,味甘。归肝、脾经;助消化通便之余还能消暑解渴、润肺止咳。
蜂蜜也可以润肠通便:
蜂蜜善于补益身体的不足。适合身体偏弱一些,没有热的,气血亏虚的患者。可以每天定时定量喝一些蜂蜜,来润肠通便。
.日常注意:
()多晒太阳,每天~小时。
()经常活动,锻炼身体。
(3)及时喝水:例如9月大小朋友拉粑粑哭闹不休,粗、硬、臭、有血丝。问问方知缺水。家长讲运动量挺大。答:缺水,运动量越大,则便越干。后多喝水,吃水果等,日~3次。
3.保健按摩手法:
饭后揉揉肚:肚脐是人体保健“要塞”,轻轻揉按,有益调整气血、改善脏腑功能。轻柔摩腹(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法),有助消化。孙思邈曰:“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意为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保护脾胃,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防止产生积食。
4.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本文为范圣华医生治疗经验。回复“范圣华”知出诊信息精彩文章
我堂堂一个教授,被人家治得死去活来,只好6岁自学中医,自救救人
夏秋换季
预防大部分孩子都会遭遇的疾病
傅园慧:大姨妈来了肚子非常疼,中医妙招来解决
必转
十叟长寿歌
健康
8位国医大师一辈子的养生心得,再忙也要看一看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