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护理 > 便血是痔疮引起的莫把肠癌当痔疮
便血是痔疮引起的莫把肠癌当痔疮
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上个世纪60年代直肠癌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十,80年代为十万分之二十,90年代为十万分之二十四。目前,直肠癌发病率已达到十万分之三十六点一,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继肺癌、胃癌之后的第三大癌症。
直肠癌
痔疮
直肠癌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40~60岁多见。直肠癌初起时症状不明显。发展一定速度以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有便不尽感,大便常常带有粘液和脓血。随着癌块增大,肠腔逐渐狭窄,致使粪便变细,排便困难。肠腔完全阻塞后,则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
痔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的症状是大便时有肿块脱出肛门口,大便后可以自行回纳,或用手可以推回,晚期则不能回纳;或者是大便时手纸上有血丝或血迹,这时吃点止血药,症状多能缓解,患者容易麻痹大意,使直肠癌这一隐形杀手漏网。直肠癌早期单从症状上来讲,很容易与痔疮相混杂,也很难区分。因此如何区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首先,痔疮一般不会引起排便困难,尤其是大便变细,即使是痔核脱出嵌顿,也只表现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愿用力解大便,一旦水肿及炎症消退后,立即可恢复正常。而直肠癌的患者,早期即可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变细,伴有腹部膨胀,阵发性腹痛,有时甚至可感到肠子的叫鸣音,症状一旦出现,一般不会自行缓解,且常呈进行性加重。其次,直肠癌患者肿块往往不会缩小,只会逐渐长大,呈菜花样,淡红色,触之易出血;而痔疮水肿所出现的肿块往往是光滑的,呈暗红色或暗紫色,触之不易出血。此外,直肠癌晚期有时会因为肿瘤侵犯了周围组织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侵犯了膀胱,可引起尿痛尿频;骶前神经被侵犯后会出现剧烈持续的疼痛:如转移到肝脏,可出现肝肿大、黄疸,并有贫血等现象。而痔疮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因此,对大便出血的病人应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即使患有痔疮,也要警惕日后发生直肠癌的可能,必须进一步检查排除癌肿。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1直肠指检: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癌患者不做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2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指检后应再做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结语:在现有医疗条件下,有些恶性肿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早期发现。许多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因此有便血的病人,无论有没有痔疮,医院做直肠或结肠镜检查。发现有痔疮常有的血便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排除肠道的其他疾病。在痔疮的治疗过程中,如症状长期无明显好转或反复出现便血也应予以重视,千万别让小小痔疮耽误了对直肠癌等疾病的诊断。
全国30医院在线专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