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护理 > 专栏接地气FMS功能性测试在预防损伤

专栏接地气FMS功能性测试在预防损伤



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858.html

FMS

功能性动作测试(FMS)由美国物理治疗师GrayCook发明,后被广泛应用。

FMS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同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方法,可以用来诊断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达到预测和预防损伤的目的。

作用特点

FMS测试可以发现人体的危险动作模式并且通过矫正训练排除掉。

FMS测试具有操作简单和结果量化的特点,它可以证明动作模式是人体基本功能的关键。

FMS的评测分数可以率先发现问题并进而跟踪训练,与恢复人体良好动作形态的矫正训练是相补充的。

动作组成

人体的各种复杂动作,包括竞技动作都是人体功能性动作的组合,这些功能性活动有以下7种重要动作:蹲、跨、弓箭步、伸、举,以及躯干的前后倾和旋转。而FMS测试的7个基本测试动作正是模仿并检测这7种重要的动作,即由深蹲、跨栏、分蹲、肩部柔韧、下肢柔韧、俯卧撑和体旋7个测试动作组成。

动作分析

其中深蹲、俯卧撑是对称性动作,而栏跨、分蹲、肩部柔韧、下肢柔韧和体旋这5个动作测试是非对称性动作,需要左右测试,肩部柔韧、俯卧撑和体旋附有3个伤病排查动作。

这些动作模式的完成,都是将身体置于一个特别设计的动作位置,以检测身体在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对称,这些缺陷和不对称直接影响人体动作完成和动力传递的有效性和流畅性。

实际应用

通过对运动员完成FMS测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测试分数的分析,了解并熟悉运动员目前的身体状况,为下一步训练计划的制定实施,确定一个基本依据,并根据测试过程中分析导致分数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解析评分

FMS测试包括7个测试动作、详细的评分说明、丰富的矫正训练动作库,是一套非常科学系统的测试方法。

深蹲

目的:

评价左右两侧髋、膝、踝和肩关节以及胸椎灵活性,此动作为对称性测试动作。

测试要求:

受试者站姿,两足与肩同宽,足尖向前,双臂举一直棒于头顶,然后缓慢下蹲至大腿低于水平面,下蹲过程中足跟不能离地,抬头挺胸,双臂尽量不能前倾,直棒尽量保持水平。

备注

a为3分动作正面图;

b为3分动作侧面图;

c为2分动作正面图;

d为1分动作正面图。

评分标准:

3分:躯干与小腿平行或躯干趋于垂直,大腿低于水平面,膝关节沿足尖方向运动且不过足尖,直棒始终处于两足正上方;

2分:受试者两足跟下垫高2cm后可以达到3分标准;

1分:两足跟下垫高后仍不能达到2分要求。

跨栏

目的:

评价左右两侧髋、膝和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此动作为非对称性测试动作,需分别进行左右两侧的测试。

测试要求:

受试者双手持直棒于肩上,双足并拢站立,使足尖处于障碍绳下方,障碍绳高度与下肢胫骨粗隆的高度一致,然后一侧下肢直立,另一侧下肢缓慢抬起并跨过障碍绳,跨侧足背屈触地后再缓慢返回,动作完成过程中尽量保持躯干的稳定。

备注

a为3分动作正面图;

b为3分动作侧面图;

c和d为2分动作正面图。

评分标准:

3分:髋、膝和踝关节始终处于矢状面,腰椎几乎没有晃动,直棒和障碍绳始终平行;

2分:完成动作,但未能达到3分要求;

1分:跨侧足触到障碍绳,或者完成动作过程中失去平衡。

分蹲

目的:

评价髋和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股四头肌的柔韧性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此动作为非对称测试动作,需分别进行左右测试。

测试要求:

受试者两足前后站立于一条直线上,两足间距为保证后膝单跪着地时可以触到前足后跟,两手握直棒,前方足对侧手于颈处握棒,另一侧手握于腰椎处,然后膝缓慢下跪至触地,测试过程中保持直棒与枕骨、胸椎和骶椎三处接触。

备注

a为3分动作正面图;

b为3分动作侧面图;

c为2分动作侧面图;

d为2分动作正面图。

评分标准:

3分:直棒保持三处接触,动作完成过程中躯干稳定,直棒与两足始终处于矢状面内,后膝能够触及前足跟;

2分:完成动作,但未能达到3分要求;

1分:完成动作过程中失去平衡。

肩部柔韧

目的:

评价两肩内旋和外旋、外展和内缩的活动幅度以及肩胛骨和胸椎的灵活性,此动作为非对称性测试动作,需分别进行左右两侧的测试。

测试要求:

受试者两手握拳,两侧上臂分别从上下两方绕到背部,上方手掌心朝内,下方手掌心朝外,然后使两拳尽可能的接近。此测试动作附带有疼痛排除动作,受试者将一侧手掌搭于异侧肩上,然后做此侧上臂的屈动作。

备注

a为3分动作背面图;

b为2分动作背面图;

c为1分动作背面图;

d为背部疼痛排除动作。

评分标准:

3分:两拳间距离小于1掌长;

2分:两拳间?距离小于1.5掌长;

1分:两拳间距离大于1.5掌长。

下肢柔韧

目的:

评价大腿后侧的柔韧性,此动作为非对对称性测试,需分别进行左右两侧的测试。

测试要求:

受试者仰卧,两侧下肢伸直,足背屈,测试者将直棒立于髂前上棘到髌骨连线的中点处大腿外侧,然后受试者缓慢抬起异侧大腿。

备注

a为3分动作侧面图;

b为2分动作侧面图;

c为1分动作侧面图。

评分标准:

3分:上方侧踝关节抬高至过直棒;

2分:上方侧踝关节抬至直棒与髌骨之间;

1分:上访侧踝关节未能抬至髌骨上方。

俯卧撑

目的:

评价上侧身体闭链动作中身体在矢状面内稳定脊柱的能力。

测试要求:

受试者俯卧,下肢伸直,足背屈。两手以肩宽距离置于相应位置,然后做俯卧撑动作将身体整体撑起。此测试动作附带有疼痛排除动作,受试者俯卧,两手分别置于两肩下方,将上侧身体撑起。

备注

男性:

a为3分动作侧面图;

b为2分动作侧面图;

c为1分动作侧面图;

d为疼痛排除动作。

评分标准:

3分:两手与前额(女性为下巴)在一条线上;

2分:两手与下颌(女性为锁骨)在一条线上;

1分:不能达到2分要求。

体旋

目的:

评价躯干在上下肢运动过程中的多维稳定性。

测试要求:

受试者跪撑,使膝、髋和肩关节都处于90°,足背屈,然后一侧上下肢抬起,使此侧肘和膝相触,相触后再将此侧上下肢沿水平方向伸展出去。此测试动作附带有疼痛排除动作,受试者跪坐,使臀部与足后跟接触,两臂尽可能前伸。

备注

a为3分动作肘膝相触;

b为3分动作上下肢伸展;

c为2分动作肘膝相触;

d为2分动作上下肢伸展;

e为1分动作;

f为疼痛排除动作。

评分标准:

3分:同侧上下肢运动,脊柱保持水平;

2分:对侧上下肢运动,脊柱保持水平;

1分:对侧上下肢运动,脊柱未能保水平。

番外篇:

中秋节到来之际

大地及Dr.SamLi所有工作人员祝大家

阖家团圆,中秋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hl/11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