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病因 > 肛肠专家符中柱解析便血教你读懂身体的
肛肠专家符中柱解析便血教你读懂身体的
只是便血总容易被人误解是痔疮的表现,其实诸如直肠癌、血液病、传染病等70多种疾病都会出现便血,所以这是一个身体的红色警报,不容小觑。贵阳中医学院一医院业务副院长,医院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贵州省名中医符教授认为,读懂便血所隐藏的身体危机信号,能够帮助人们把握好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平时要建立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出现“警报”时才能及时解除。
“便血与哪些疾病有关?”这是很多病人容易忽视、少数医生容易误诊的问题所在。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引起便血的原因是疾病,而这些疾病不完全的统计就有7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大致可分为三类,详见本版表格。了解便血的各类特征后,就可以对一些重大疾病作出早期的判断,从而解除健康隐患。
仔细分辨七种“血色”
中医根据颜色把便血分为“近血”和“远血”两种:下消化道出血、血色鲜红为近血,上消化道出血、血色暗红为远血。远和近可以这样判定,十二指肠悬韧带到咽部是上消化道,包括十二指肠、胃、胆、胰、食道;悬韧带以下到肛门是下消化道,包括小肠、结肠、直肠、肛门。
上消化道出血引起便血,多是暗红色的或黑色的柏油样,这是因为上消化道出血一般量多,人体的肠子长度可达四到六米,所以血存留在消化道的时间长,血液容易受到各种消化酶的分解破坏。其中的铁离子与肠道中的硫化物化合后形成黑色化合物,这种黑色物质产生得越多,血色就越暗。下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便血多是红色或鲜红色的,越接近肛门血色越鲜,因为出血后血的行程短,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也短,排出快。
便血的常见类型
鲜血:血本身的颜色。
暗红色血:成人多见。
血水(洗肉水样):幼儿多见。
粘液血:暗红色,常见于炎症渗出,如肠炎。
脓血:俗称“桃花粪”。
果酱色血:巧克力一样的颜色。如果是小孩子,要排除阿里巴痢疾。
黑便:和沥青颜色接近,成柏油样。
病理篇
便血是谁惹的“祸”?
中医认为“气血失调、脏腑本虚”是引起便血的本因。“风”入体内,风伤肠络导致大便出现鲜红血色;“燥”入体内,使得大肠失润,粪便干结,大便时就会伤及肛门而下血,血色多呈鲜红色;“湿”侵体内,多数会伴有“潮热”,大便呈暗红色、而且浑浊;“热”侵体内,则会灼伤肠络,出现便血;而“气虚”无力,则会导致暗红色便血;气血相依,“血虚”则气虚,同样会出现淡色血便。
西医则认为,疾病破坏了消化道的血管、粘膜,甚至消化道管壁导致消化道出血而出现便血,便血只是消化道出血的一个症状,因此,治疗重点应该是引起便血的疾病,而不是单纯止血。
不过,单凭便血一个症状不可能寻找到相关的疾病,还得把便血的量(是多是少)、血与大便的关系(是混合还是分离)、便血时的伴随症状等因素综合起来分析,才能锁定目标。
治疗篇
这些止血方很实用
便血危害很大,符教授指出,治疗便血原则是标本兼治,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是消除便血的根本。但如果是消化道大出血(ml以上),可引起休克,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当出现便血时,“急则治标”,要立即对便血作处理。他介绍了几种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止血方。
三七或云南白药(活血化瘀、止血),三七研粉,温开水冲服,每次3克,每日2次,可治瘀阻出血不止;
白茅根(凉血止血、活血止血)30克,开水冲泡当茶饮,凉血止血,可治风热下血,且利尿,治热淋、血淋;
白茅根20克、槐花6克(凉血止血、活血止血),开水冲泡当茶饮,凉血止血,还能清肝热,大肠湿热;
仙鹤草克、生地榆10克、槐花10克(凉血止血、收敛止血)。煎水喝,每次ml,一日三次,可治热证便血,妇科月经过多等,仙鹤草性干平和,用时不分寒热虚实,作为家用止血药较方便;
白芨20克、紫珠20克(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研末加少许蜂蜜调膏外敷,治外伤出血及痔、裂出血。紫珠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防感染。
自测篇
大便滴鲜血
“患者甲出现大便带鲜血,鲜血和大便呈分离状,血是血,大便是大便。便血的形式是滴滴答答地滴下来,没有伴随疼痛,且血量偏少。”符教授说,根据以上症状,可初步推测这是痔出血。痔疮有两大特点,一是出血,另一个是脱出,内痔出血是不痛的,如果病人便血且疼痛,那就要仔细判断会不会是痔疮。如果不大便就不痛,一大便就痛,大便以后还要疼痛几个小时,甚至疼到第二天,那就很可能是肛裂。
黑便伴随胃痛
“患者丁出现黑便,典型柏油样大便,量或多或少,伴随着胃反酸、胃痛。”符老师说,据此症状,初步推测可能是多半是溃疡。东西稍微吃多一点,胃就会痛,推测是胃溃疡;如果是肚子饿的时候肚子便疼痛,则推测是十二指肠溃疡。
幼儿便血可能是息肉?
“里急后重”要警惕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