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病因 > 宝宝大便出血,小心直肠息肉

宝宝大便出血,小心直肠息肉



事件

3岁小儿便血,竟是肠道息肉?

近日,四医院女性、小儿肛肠科又接诊了两名男童,分别为3岁和6岁。家属都非常着急。原来这两名小患者都是长期便血,却一直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医院误诊为肛裂,长期治疗无效,直到患儿最近前后两次肛门出血加重,或伴肿物脱出后,心急如焚的家长才慌忙带宝宝前来四医院女性、小儿肛肠科就医。在小儿外科专家杨向东教授门诊仅花了30元的检查费,经过杨向东教授专科检查,立即确诊为“直肠息肉”,并入院手术治疗。“息肉切除的过程非常顺利”女性、小儿肛肠科何红艳主任回忆,“病理报告示:幼儿型息肉;术后很快康复出院。”

肠道息肉竟也会被误诊?

肠道息肉虽然是肠道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般人很难自己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肠道息肉的症状并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容易被患者或家属忽视。

四医院女性、小儿肛肠科何红艳主任指出很多肠道息肉的患者都是在做其他疾病的肠镜检查时发现的;而对于表达能力弱的小孩来说,肠道息肉更难发现;另外在患儿出现便血、黑便、粘液便或肿物脱出等症状时,家长往往会误以为是痔疮、肛裂或肠炎,便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医务人员或因经验不足或因担心患儿无法配合,而在诊疗时未行肛肠科专科检查或肠镜检查,从而导致漏诊或误诊。这些都给尽早诊断息肉带来了难度,也可能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儿童肠道息肉是怎么发生的,应该如何治疗?

直肠息肉是直肠粘膜或粘膜下腺体局限性增生形成的上皮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性别。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病理学上,幼年型肠息肉为慢性含腺体的肉芽肿,在粪便刺激下经常可以出现炎症或出血、且息肉增大后也很容易溃破出血,这使得消化道感染机会增加。从而使本病患儿的大便改变形式在临床上呈现多样化,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便血或粘液血便,低位或较大的息肉便后可有肿物脱出,严重者可出现贫血。

何红艳主任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出现便血、粘液血便、黑便的症状,最好于小儿肛肠外科进行详尽的专科检查,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在确诊肠道息肉之后,尽早手术切除,并送组织活检,根据病检结果再制定后期治疗或随访方案,切莫掉以轻心。

另外在生活习惯上,何红艳主任强调,肠息肉患儿,应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肉蛋、生冷、油腻、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

      

专家名片









































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by/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