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病因 > 坚持走路有哪些益处呢

坚持走路有哪些益处呢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81259.html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没有之一。每天坚持走路,能够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并且走路简单易行,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哪个年龄段都可以进行。

走路快慢会影响寿命吗?

常言道: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研究显示,每天步行超过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都比其他人高4倍。

足以证明每天坚持走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美国一所大学过多项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走路速度的快慢能够预测寿命的长短。

根据专家调查显示散步和慢跑对于人体健康有好处,散步时可以调动全身的肌肉和骨骼,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基础代谢,更有助加快血液流动。

走路时人体的60%~70%机群参加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身体能量,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

走路速度快至少表明心肺功能良好,各个关节特别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状况良好,腿部肌肉状况比较稳定,这足以证明身体非常不错,大脑认知功能等都是处于良好状态。

走路速度快,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视力听力状况良好,因此走路速度快的老年人,对而言寿命更长,身体素质相对更好。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预测寿命长短,并且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加准确。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

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

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究竟老年人走得多快,才算得上是走得快呢?

健康成年人的步数大约为每秒钟1.3到1.4米,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步速大约在每秒钟0.8米。

如果老年人的步速低于0.6米/秒,就可以说“走得慢”;如果老年人的步速超过了1米/秒,就算得上是走得快。

国外研究表明,走路速度没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就会下降12%。以75至84岁的老年女性为例,走路最快(速度大于等于1.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为92%,而走路最慢(速度小于等于0.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仅为35%。

坚持走路有哪些益处呢?

心脏健康

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专家就提出,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并首创了以走路作为心脏病和心梗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天坚持走路运动,能够降低死亡率,与提高心脏功能有帮助,让身体更强壮。

远离糖尿病

控制糖尿病并不难,研究表明,一星期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骨骼健康

走路能让骨骼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预防、改善骨质疏松。据美国专家介绍,与跑步相比,走路不仅对关节的压力小,还能延缓关节功能的衰退。

减轻体重

散步每30分钟消耗75千卡的热量。减轻体重只有步行最合适。所以,还在为肥胖而困扰的朋友们,吃完饭,可以到楼下去散散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可想而知,步行的好处有多多。

接地气

万物从土地生长,常步行接地气。五行中,土对应人的脾,经常步行能够健脾。脾是后天之本,脾健则人体吸收能力强,同时有助体内有害物质排出。

医生:60岁后,想长寿,三件事或许更重要

一:多出门晒晒太阳

老年人经常出门晒太阳对于人体有好处,不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预防皮肤病更有好处,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维生素D合成预防骨质疏松。

人体维生素D,90%需要依靠皮肤与紫外线合成获取,因此被称为“阳光维生素”。晒太阳一定要选好地点。

有些人选择在家晒太阳,但是玻璃会隔离大多数紫外线,所以室内晒太阳效果并不理想,建议大家利用春季好时光,去视野空阔的地方,一边晒太阳一边运动。

头为诸阳之首,是晒太阳的重点部位,如果天气较好,最好脱下帽子让阳光直晒头顶15~20分钟。还要避开紫外线强烈的时间段,最好选择上午11点或下午4点。

光线强一定要佩戴好眼镜,尤其是本身患有白内障以及黄斑变性等眼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注意眼睛保护。

二:饮食清淡、全面

男人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比如蔬菜水果多吃一点,做饭时少油少盐少糖适当补充,更有助强健体魄。

身体需要七大营养素,维持健康生命,其中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青菜中,建议大家多吃蔬菜,保证充足营养物质摄入。

一方面。减少油脂摄入,预防肥胖;另一方面,减少钠摄入,预防更多水分去调节电解质平衡,也可缓解皮肤衰老。

吃肉能够很好为身体补充蛋白质,如果老人常年吃素,往往会增加患上肌少症等问题风险。引发身体营养不良,增加患多种慢性疾病几率。

想要健康和长寿,建议大家吃饭时,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把食物充分咀嚼,然后咽入肚子中,更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运转。

三:保证充足睡眠,戒熬夜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睡得好,可长寿。可以说,睡觉是“天下第一大补”,对人类寿命影响巨大。

人类1/3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应该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即便晚上睡不着也不能让自己太兴奋,否则会导致人体健康受损。

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在睡眠中,自我休息与修复。所以,良好的睡眠,绝对不能少,而睡前的好习惯,可助力健康。

夜晚21时-23时之间,称为“人定”时分,人定即人静,是黄金养生时间。养成好习惯,更有助于强健体魄。

老年人会出现睡眠时间缩短情况,建议大家还是应该尽可能保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保证在7~8个小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午休,更有助于强健体魄,慢慢养成长寿体质。

延伸——心跳越慢越长寿吗?

医学上评价心跳快慢的指标较心率是一分钟内,心跳次数有临床研究证实,安静时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更高。

众所周知,运动员的心跳比正常人的慢,这可能让人觉得,好像心跳越慢代表越健康。但是,心跳真的越慢越好么?

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泵血器官,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跳的范围为60~次/分钟。

心跳过缓也有可能是由药物或疾病引起的。心跳过缓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心跳减缓;心脏外的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正常状态下,较慢的心跳与寿命的长短有关。不过,人除外!现如今并未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处于健康状态下的人,心跳越慢就能越长寿。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安静时的心跳快,会大大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所以,医生们给部分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减慢心跳、保护心脏、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患者死亡率下降30%~44%。

想要健康和长寿,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习惯。从年轻时就要注重养生,激活自身免疫力。对抗各种癌细胞,让身体更加强壮,长寿也会慢慢靠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zn.com/ncxby/13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