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饮食 > 看你的便血,就知道是痔疮还是直肠癌
看你的便血,就知道是痔疮还是直肠癌
山东省医西院肛肠科
大便出血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况,有时呈鲜红色,有时是暗红色,有时是柏油色(俗称黑便),有时会有撕心裂肺的疼,有时毫无痛感。便血虽不是一种疾病,但也不是我们平常所想的那么简单。引起血便的病症可能是痔疮,也有可能是直肠癌。那么到底该怎么区分呢?
大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便血是上火引起的。其实便血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它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但也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那么便血该如何区分
通常,我们可以从便血的颜色来大概区分到底是哪种病症引起的。这是由于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
痔疮便血
自古都有"十人九痔"的说法,痔疮在人群中极其普遍,几乎90%的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痔疮。痔疮也是便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长期的坐或者站导致痔静脉回流不畅,局部形成血管团,即痔核。在排便时,大便通过痔核的时候会使得痔核破裂,因而造成出血。此时的便血因痔疮严重程度不同,血量也不相同,或滴血或喷射状流出,颜色鲜红,血液与粪便不相混合,有时无痛感,有时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感。
肛裂便血
肛裂的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20%,多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因为大便过干过粗过硬引起的。此时的便血以滴血或便后纸上擦血为主,或呈丝状覆盖于粪便的表面,血色鲜红,血量少,不会像痔疮一样出现喷血,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疼痛。肛裂便血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
细菌性痢疾便血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肠道传染病,此种便血出血量较少,常与粪便混合,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颜色鲜红,大便频繁,并伴有腹痛、恶心及呕吐。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便血
此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此类便血常为间歇性,出血量可大可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黏液,多伴有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直肠息肉便血
此类便血一般为无痛性,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便血量不多,不与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慢性者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
直肠癌便血
直肠癌早期症状大都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现红色或鲜红色。由于与痔疮很相似,常被患者所忽视,最后错失治疗时机。直肠癌中、晚期便血多为暗红色,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且常与粪便混合在一起,出现脓血便,有时还伴有血块和坏死组织。患者晚期有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上消化道便血
上消化道出现问题比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变、食管癌及胃癌等都会有便血现象,此类便血多呈黑色或柏油色。
此外,还有其他病症,如各种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钩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都可以导致便血。
医院西院肛肠科
医院西院肛肠科是为满足广大肛肠病人的需求而成立的。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生1人。李峰主任医师和刘万忠副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发表论文20余篇,科室在其带领下,以齐全的大型检查及治疗设备(3.0T,1.5T磁共振,双源CT,64排螺旋CT,彩超,高清直肠镜等)为依托,开展混合痔、肛裂、肛乳头瘤、肛门脓肿、肛瘘、结肠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及直肠癌、结肠癌的诊断,开展各类微创(PPH、TST、CRH、RPH、HCPT等)治疗。
李峰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
擅长诊治内外痔、混合痔、肛裂、复杂性高位肛瘘、肛乳头肥大、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直肠癌、结肠癌、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等肛肠疾病。特别擅长治疗肛肠疾病,包括痔、瘘、裂、脓肿、大肠息肉、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大肠肛门部肿瘤等症。对便秘、炎症性肠病等中西医结合的诊治独具特色,对无痛及微创治疗复杂性肛瘘、环状混合痔、重度痔疮、痔瘘等肛肠科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受到患者的认同和赞赏,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如今李主任带领着医院西院肛肠科的医疗团队、不断突破医疗技术和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学术会议。目前已让医院西院肛肠科医院中的佼佼者。
刘万忠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内外痔、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肛周瘙痒症、肛管及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等肛肠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并开展PPH、TST、RPH、LIFT等多种肛肠疾病的微创治疗。在临床方面,刘主任长期致力于各类肛肠疑难杂症的研究,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在肛肠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手术功底。
赞赏